- [1]冷艳丽,杜思正.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18(5):3-10.
- [2]范文祥.我国金融结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33(2):1-5.
- [3]丁一兵,傅缨捷,曹野.融资约束、技术创新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4(3):101-110.
- [4]周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2).
- [5]聂秀华.数字金融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与异质性研究[J].重庆商学院学报,2020,30(4):37-49.
- [6]张红.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现状与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8(8).
- [7]蒋万胜.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及政策取向[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15(2):82-86.
- [8]肖小和,张蕾,张涵文.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票据业务风险管理[J].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8):18-20.
- [9]张宏.产业结构调整与商业银行支持[J].西部金融,2001(10):31-33.
- [10]戴小平.美国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策略——兼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7(2):28-30.
- [11]郑良芳.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7(4).
- [12]蒋万胜.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及政策取向[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2,15(2):82-86.
- [13]唐智鑫.四川省经济增长中的金融贡献度研究[J].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0):42-45.
- [14]潘雅琼.金融发展对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18(1):51-57.
- [15]陈春.我国利用外资结构分析及政策调整[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5):8-11.
- [16]中国人民银行延安中心支行课题组.资源型城市转型与金融支持研究[J].西部金融,2007(3):45-46.
- [17]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课题组.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5):13-15.
- [18]刘宗华.银行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的比较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9(2):40-45.
- [19]陈喜萍,司增绰.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可持续性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9(6).
- [20]孙泽厚.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影响因素[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6(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