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
摘要: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领域,其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关系到一国今后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1990年以后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存在明显的波动性,本文对这种波动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2006(1).
摘要:本文借助于生产技术兼容性的策略选择,在允许进入者可以进行纵向兼并的情况下,研究了一个面临潜在进入威胁的上游垄断企业的纵向兼并策略、兼并后生产技术选择的战略意义和社会福利问题。结果表明,当下游市场集中度较低且上游市场潜在进入者的进入成本较大时,上游垄断企业会采取兼并策略并且选取不兼容的生产技术生产中间产品,上游市场进入没有发生;当下游市场集中度较高且上游市场潜在进入者的进入成本充分低时,上游垄断企业会采取兼并策略并且选取兼容的生产技术生产中间产品,上游市场进入发生。特别地,当下游市场高度集中时,允许进入者进行纵向兼并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
2006(1)-15,47.
摘要:住宅金融体系的发展对中国的金融改革有重要意义,住宅金融体系的完善直接影响到中国金融的稳定与风险。政府在住宅金融体系发展中既应坚持市场化导向,又要有特定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政府调控住宅金融发展的方式应是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并重,还应坚持实现政策性功能与商业性功能兼备的功能定位、建立健全相应的运行机制、构造健全的住宅金融市场结构、实现住宅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和工具创新等基本原则。
2006(1).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是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生产要素。面对入世后国内银行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国有商业银行应以当前股份制改革为契机,在银行产权制度、内部治理结构等逐步完善的基础上,着重从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和激励机制出发,有效地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最终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
2006(1).
摘要: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城市已全面进入社区时代。城市社区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城市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全面分析,提出了政府在社区建设中角色转换及定位思路,并探讨了政府如何通过构建成熟的社区网络,以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2006(1).
摘要:当前金融生态问题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但我国农村地区则由于信用基础薄弱、制度约束欠缺等原因而成为金融生态环境系统的一块“短板”。本文在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做出界定并分析其存在的缺陷后,指出了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可行的路径。
2006(1).
摘要:审计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离不开审计的保驾护航。本文深入剖析了审计在金融生态环境运行中的目标定位和功能作用,提出了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审计思路。
2006(1).
摘要: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证券市场的金融生态状况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持续发展和正常市场功能的发挥。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系统地研究了证券市场的生态状况,并对改善我国证券市场的金融生态状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2006(1).
摘要:保险中介机构作为金融生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文欲从保险中介机构发展概况及其监管现状入手,探讨在金融生态视角下保险中介机构监管的必要性及监管模式的完善对策。
2006(1).
摘要: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中国和美国个人所得税税制存在的主要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效应;在遵循个人所得税公平、效率、调节经济等原则框架下,分析了当前中国的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负面效应;在借鉴美国一些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就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调整与完善问题提出建议。
2006(1).
摘要:在经济转轨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关系是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在中央的一系列放权让利的改革过后,地方无论是在制度变迁还是在财政分配博弈的过程中都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频繁的政策变更已经不能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以约束,取而代之的必然是强制性的法律体系约束。
2006(1).
摘要: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建设工期、投资回收年限等投资统计指标在计算和统计方法上,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笔者经分析研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建议。
2006(1).
摘要: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应从本国的传统文化优势出发,结合国外事务所建立合伙文化的经验,通过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合伙文化,加强对审计风险的防范,从而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凝聚力和审计质量。
2006(1).
摘要: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目标的基础上,对绩效审计项目选择的原则、着重应抓住的四个环节(投资决策、资金使用、建设管理和投资效果)、绩效审计的三要素——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以及如何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作出绩效审计评价和绩效审计需要做好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探索。
2006(1).
摘要:非盈利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保证非盈利组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但由于非盈利组织特殊的资金来源关系,使得政府事业单位和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目标并不一致,从而呈现出“二元性”特征。
2006(1).
摘要:教学设备维修实行成本管理是教学设备管理机构为了实现成本管理目标进行成本活动控制的活动和过程,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教育设备的完好率及使用率,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本文分析了教学设备维护管理的现状,引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并对采用成本管理的设备维修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2006(1).
摘要:车库权利的争议源于权利性质的模糊认识。本文认为,地下车库权利本质上是一种空间利用权,在权利归属上应遵循“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同时兼顾社区业主利益,对空间利用权的转移进行必要的限制。
2006(1).
摘要:审计机关的调查取证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不仅直接关系到审计报告、审计意见的形成,而且影响到审计处理、处罚的决定,乃至违法犯罪者刑事责任的追究。文章从证据的定义入手,对审计证据与刑事诉讼证据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推导出审计证据对刑事诉讼具有重要证据价值的结论,为审计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作了法律理论上的探讨。
2006(1).
摘要:谚语是道德观念最有效的载体。本文通过研究汉英谚语这一载体,探讨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共同点。经过对比研究发现,中西方在一些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观念上是完全相同的,在其他一些道德观念上则是同中有异。
2006(1).
摘要:本文旨在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常用近距知觉动词的词义演变中反映出来的概念隐喻。英语和汉语在近距离知觉域的概念隐喻基本一致,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子隐喻上。这反映出这两种语言民族在以近距离知觉体验为基础的对世界的概念化方式上既有比较多的共性,也有各自的语言文化特点。英语和汉语常用近距知觉动词的词义演变主要是从知觉域(属身域)向心域和外部物质世界域隐喻投射;向社会关系域的隐喻投射甚少,与远距离知觉域形成一个鲜明对比。
2006(1).
摘要:概念隐喻理论隶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即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经历和对待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概念隐喻来联想、推理,从而更好地习得词汇。对于由语言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隐喻意义的差异,还应注重加强对目的语的文化导入。
2006(1).
摘要:本文将文献[1]中定义的D(A1)线性扩张后,得到X的子空间,进而得到一可闭化的算子,从而给出了拟分布半群生成元的定义。
2006(1).
摘要:本文针对一类分段滞量微分系统提出了脉冲镇定的概念。具体考察了一类分段滞量二阶微分方程的脉冲镇定,利用李雅普诺夫泛函法得到了该方程可脉冲镇定的充分判据。全文的概念及结论突出了脉冲在方程稳定性方面的控制效果。
2006(1).
摘要:在金融和教育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金融高等教育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适应开放形势,在教育观念、金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金融人才情感锻炼和师资队伍上进行合理改革,为社会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人才。
2006(1).
摘要:本文通过对内向型和外向型人格特质的个体差异分析,结合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提出了基于不同人格特质的匹配型教学方案。
2006(1).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一直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瓶颈,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管理方式成为高校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独立学院的概念入手,比较分析了独立民办学院学生和普通本科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探索了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合理、有效、科学的管理方式。
2006(1).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涉外文秘应用人才,必须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重新规划课程体系,重新设计第二课堂内容。
2006(1).
摘要:对于高校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得到社会的共识后,这种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就成为关键。本文从范围界定、教学机构组织模式、教学阶段设计和效果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适用于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