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城市道路养护资金绩效评价探讨

      2010(3).

      摘要 (267) HTML (0) PDF 1.24 M (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绩效评价是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构建的我国城市道路养护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指标的权重是在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采用AHP法来确定。通过实例分析,发现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实用性。

    • 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的财政绩效评价

      2010(3).

      摘要 (465) HTML (0) PDF 1.04 M (8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2009年3月起,南京市政府分4个月向主城八区的居民家庭发放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期望达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财政绩效进行分析,发现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取得了良好的财政支出绩效,但其发放和使用中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 预算违规行为与预算权失衡——基于审计公告的分析

      2010(3).

      摘要 (515) HTML (0) PDF 958.26 K (9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审计风暴”是审计公告披露预算执行违规行为后所引起的社会效应,而预算权失衡才是预算违规行为频发的体制根源。预算权失衡表现为预算控制权的错位、预算分配权的“碎片化”和预算问责权的缺位。公共预算体系改革必须从审计之外寻求突破口,以归位各方财政预算权为前提,形成立法、行政和司法相互制衡的预算权力结构,并从制度上和技术上强化预算能力,最终实现由过程控制向结果控制的转化。

    • 基于VaR的信用风险定价

      2010(3).

      摘要 (357) HTML (0) PDF 970.73 K (12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将VaR方法引入到可违约债券定价模型中,发现当可违约债券的在险价值超过确定的边界时,债券发生违约。本文分析了违约边界可能形式,给出在无风险利率为常数时的定价公式,提出可以利用Monte Carlo来求解价格公式,并得到数值解,还分析了当无风险利率随时间变化时的情形。

    •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基于美元、日元、欧元国际化的比较

      2010(3).

      摘要 (571) HTML (0) PDF 981.76 K (9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对美元、日元、欧元国际化历程的对比,对人民币国际化现状进行的分析发现,虽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但是人民币和国际货币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必须从逐步实现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促进人民币区域化、改善外部环境、构建人民币回流机制等方面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后萨班斯法案时代的内部审计探析

      2010(3).

      摘要 (708) HTML (0) PDF 950.45 K (10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尽管萨班斯-班斯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是一项公司改革法案,但它的颁布也对审计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使得内部审计肩负了更高的期望、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增加了对内部审计资源与能力的需求。“后萨班斯法案时代”的内部审计的特点主要是具有向传统职能 “回归”的倾向、在众多角色中寻求平衡、拥有逐步强化的信息系统审计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部审计应当通过质量的持续改进、建立并完善知识共享机制、进行流程再造、保持风险导向的价值主张、改进人力资源策略等措施,来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 生态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模糊数学视角

      2010(3).

      摘要 (593) HTML (0) PDF 977.32 K (7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态效益审计是环境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效益、效果3个方面构建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结合模糊数学的原理,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实例进行分析,发现该审计模式具有较强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较好地实现对城市或地区进行生态效益审计的目标。

    • 会计生态文明与会计发展动因

      2010(3).

      摘要 (282) HTML (0) PDF 938.94 K (9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会计生态文明是一个复合体系、是一种永恒存在,是一项特别文明。从会计历史演进、会计理论完善、会计制度变迁和会计意识强化等方面深入研究,发现会计生态文明是会计发展的重要动因。

    • 论我国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的构建

      2010(3).

      摘要 (324) HTML (0) PDF 948.57 K (19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在英美法系已比较成熟,我国相关案件的处理以及现行司法会计鉴定人制度的完善,都亟需引入这一制度。建立我国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应当考虑模式设置,还应当综合考虑其具体制度设计,包括资格认证和审查,专家证人的基本职责、权利与义务,作证程序,责任机制,以及如何避免制度本身的缺陷等方面的内容。

    • 我国的“税收法定主义”:问题与对策

      2010(3).

      摘要 (278) HTML (0) PDF 954.67 K (8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税收法定主义是税法至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是民主与法治等现代宪法原则在税法上的具体体现。它对于保障人权、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税收法治在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和税收救济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税收法定主义,我国应该做到:调整立法结构,规范立法权限;建立制约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救济制度,发挥行政相对人监督作用。

    • 对审计执法裁量权理论的不同解读

      2010(3).

      摘要 (321) HTML (0) PDF 951.75 K (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裁量权因其复杂性一向被称为法学界中的难题。人性善,反而极力控制裁量;人性恶,却不得不授予裁量。对此悖论,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审计执法裁量权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对审计执法裁量权的理论基础从哲学、法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角度进行多层次的考察,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审计执法裁量权存在的空间以及意义。

    •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侵权责任承担主体的确认

      2010(3).

      摘要 (432) HTML (0) PDF 951.87 K (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会计界和司法界主流观点认为注册会计师不是审计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当前法律规定也是如此,但是部分学者仍持不同观点。根据“自己责任”法律原则,注册会计师应该对自己过错行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然而我国社会审计是以会计师事务所为本位的,不适用“自己责任”。会计师事务所而不是注册会计师对利害关系人承担审计侵权责任,是符合我国实际的。

    • 高校道德环境建设与大学生道德价值认同

      2010(3).

      摘要 (271) HTML (0) PDF 945.05 K (10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高校中,道德环境从本质上说是道德价值观在校园共同体内的物化表现。道德环境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校园道德环境的功能和作用在于真正影响和指导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认同,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探寻大学生道德价值认同的路径:着眼于从道德环境的系统性渗透,全面激发价值认同;以校内媒介为主阵地,为价值认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建立健全合宜的制度安排,为价值认同提供有序的制度基础;丰富道德实践的多样化途径,在实践中锻造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向度

      2010(3).

      摘要 (372) HTML (0) PDF 943.18 K (8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是党的十七大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对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及其价值向度的判定,应以整个人类社会以及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为基础;应以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乃至全球化趋势下的发展与挑战为基础。这一体系的新思想、新观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视野、新境界,在时间、领域和发展三维价值向度上体现了其理论体系的历史传承、作用范围和理论发展。

    • 蔡和森的社会主义思想探析

      2010(3).

      摘要 (959) HTML (0) PDF 933.33 K (8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共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蔡和森在认真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论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观点,指出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与方法,并且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建设的初步构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主义思想。这对今天中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高校通识教育的演变与课程改革创新——以南京审计学院实施“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为例

      2010(3).

      摘要 (681) HTML (0) PDF 1.08 M (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识教育理念的历史演进与通识课程设置的变化紧密联系。过去十年来,国内高校开始推进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理念推动了高校课程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南京审计学院2009年开始实施突出“通识教育”特色的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了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明确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高校通识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作了有益的探索。

    • 中韩大学通识教育比较——以南京审计学院、首尔大学为例

      2010(3).

      摘要 (637) HTML (0) PDF 951.94 K (9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韩国首尔大学通识教育包含于博雅教育体系之中,有其鲜明的特色。对南京审计学院和首尔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梳理与对比之后的结果表明,南京审计学院可以向首尔大学借鉴之处主要有:对学校现有的“两课”教学内容进行改造、转化;学校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挖掘学校师资潜力,开发适合财经院校的通识教育模块。

    • 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2010(3).

      摘要 (424) HTML (0) PDF 1.00 M (10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若干问题,因此需要在对当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利用灰色理论和模糊理论建立评价模型,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模糊评价方法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 大学合作型反思教学模式初探

      2010(3).

      摘要 (667) HTML (0) PDF 1.24 M (1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合作型反思教学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将艾比、爱德华布朗特的反思教学理论模型应用到大学教学情景中,旨在将合作型反思教学理论模式落到实处。大学中的“合作型反思教学”的合作平台甚广。师师间、师生间、师校间,甚至于跨学科的教师间均可以进行合作反思。学校、院系的行政机构应从组织教师学习、构建合作平台、建立评估体系等多个方面入手,引导教师个体掌握科学的反思教学手段并形成自上而下的合作规范,寓研于教、以研促教。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