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第3期封面与目录

      2020(3).

      摘要 (501) HTML (0) PDF 3.04 M (8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发投资、舞弊风险与审计费用

      2020(3).

      摘要 (830) HTML (0) PDF 1.46 M (8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7—2018年中国A股市场研发投资额大于零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研发投资强度对财务舞弊风险和审计费用的影响以及CPA审计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资强度与财务舞弊风险和审计费用均正相关,并且财务舞弊风险在研发投资强度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分析发现,研发投资强度在前三种度量方式(研发投入额÷总资产、研发投入额÷净资产、研发投入额÷公司员工数)下具有很强的外生性,而在第四种度量方式(研发投入额÷营业收入)下是内生的。对审计治理效果进行分析发现,虽然高审计收费保证了CPA较高的执业努力程度,但与审计合谋正相关的异常审计费用的存在使得CPA审计治理效果并不佳,并且对研发投资强度大的客户、财务舞弊风险高的客户和高新技术企业收取更高的异常审计费用通常与更高的审计合谋倾向有关。

    • 公司诉讼风险对审计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异常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的证据

      2020(3).

      摘要 (676) HTML (0) PDF 1.24 M (8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诉讼风险不断攀升,对审计师决策行为的影响日益凸显。基于这一背景,系统探讨公司诉讼风险对审计决策的影响,分别研究公司诉讼风险对审计费用决策和审计意见决策的影响,并考察在诉讼风险冲击下审计费用决策和审计意见决策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我国制度背景,研究法律环境差异性对两种决策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诉讼风险越高,审计师收取正向异常审计费用的概率越高,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审计费用策略和审计意见策略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审计师倾向于在出具标准审计意见时收取正向异常审计费用作为风险补偿。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外部法律环境薄弱地区,审计费用决策和审计意见决策之间的替代关系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合理解释和评价审计师的决策行为,对监管机构规范审计师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 频繁并购重组与异常审计收费

      2020(3).

      摘要 (640) HTML (0) PDF 1.31 M (9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异常审计费用衡量审计师对上市公司频繁并购重组的风险溢价,探究企业频繁并购重组与审计师风险溢价收费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频繁并购重组会导致审计师风险溢价提高。从商誉和盈余管理角度探究其路径机制发现,商誉和真实盈余管理是频繁并购重组导致更高审计师风险溢价两个重要中介变量,而应计盈余管理并没有发挥中介作用,即频繁并购重组企业操纵利润的手段倾向于采用真实盈余管理,而非应计盈余管理。

    • 审计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0(3).

      摘要 (559) HTML (0) PDF 1.11 M (7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审计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深度融合不仅是审计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基于此背景,结合南京审计大学在审计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首先对审计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的融合实际进行观察,分为基础搭建、初步探索、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其次从理论上深入阐释审计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机制;最后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探究审计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 海归董事降低了跨国并购溢价吗?——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20(3).

      摘要 (510) HTML (0) PDF 1.56 M (8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高阶梯队理论,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跨国并购交易为样本,实证分析海归董事对跨国并购溢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海归董事具有特有的信息优势和关系资源,在跨国并购定价过程中可以有效发挥咨询功能,显著降低了并购溢价;海归董事对跨国并购溢价的抑制效应在更大的国内市场竞争、国有企业、并购目标涉及资源与通信类等敏感性行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海外学习背景相比,海归董事的海外工作背景能够对跨国并购溢价发挥更大的边际作用,并且只有外部海归董事才会对跨国并购溢价产生抑制作用。

    • 融资约束与企业并购——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20(3).

      摘要 (689) HTML (0) PDF 1.29 M (8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2010—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双重差分估计法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的事前选择效应及并购对目标方融资约束的事后处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融资能力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更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收购方,且其更偏好于收购融资约束程度与自身存在差异(高于自身)的中等规模企业;(2)并购后,目标方的融资约束程度总体上显著降低,但不同成长能力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存在异质性,对于非国有企业和成长能力较高的企业,并购带来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表明,通过缓解目标方融资约束获得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的重要驱动力。

    •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与长期投资决策研究——基于家族化方式的调节效应

      2020(3).

      摘要 (484) HTML (0) PDF 1.54 M (8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8—2018年沪深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和家族化方式对长期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与职业经理人传承模式相比,子承父业传承模式家族企业的投资规模下降幅度较大,但主要降低的是资本支出,R&D支出在长期投资中的占比下降幅度较小;并且与间接创办型家族企业相比,直接创办型家族企业有利于促进子承父业家族企业长期投资规模的下降,但是却抑制了该类家族企业R&D投入占比的下降。

    • 资本账户开放缩窄了商业银行利差吗?——来自41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证据

      2020(3).

      摘要 (616) HTML (0) PDF 2.25 M (8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银行利差反映银行业效率,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对银行利差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企业的多部门分析框架,从微观层面剖析资本账户开放影响银行利差的内在机制,并运用41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1996—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账户开放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利差,法定型和事实型开放指数每增加一单位标准差,银行利差分别下降0.68和0.9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加快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是新常态下提升银行业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应大力拓展非利息业务,促进产品和业务升级,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以弥补利差缩窄带来的不利影响。

    • 外部融资与企业创新投资效率——基于《物权法》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2020(3).

      摘要 (574) HTML (0) PDF 1.14 M (7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7年《物权法》的实施为外生事件,2003—2011年为样本期间,构造双重差分模型,通过观察我国上市公司在《物权法》实施前后创新投资效率的变化,研究物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影响。研究发现,物权制度改革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效率,但这种创新投资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应用型创新实现的,对于开发型创新,《物权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股权融资规模的差异对物权保护与创新效率关系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相比于股权融资规模较小的公司而言,股权融资规模较大的公司在物权保护强化的背景下,其开发型创新水平的提高更加显著。

    • 农村经济发展动能转换与新动能培育研究

      2020(3).

      摘要 (666) HTML (0) PDF 1.20 M (9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需求侧、供给侧两个方面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动能的内在构成要素,测算1992—2018年农村经济发展动能指数,分析各阶段形成农村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内在驱动力;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驱动,提出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六个子动能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促进动能转换和新动能培育,需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结合、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支农财政投入。

    •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

      2020(3).

      摘要 (565) HTML (0) PDF 1.28 M (7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1992—2017年我国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非线性门槛模型系统地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流动,进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并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非呈现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而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的变化呈现出“U”型的动态相关关系。当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低于0.157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当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超过0.288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的进一步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负面影响会增大。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