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
摘要:以政府审计对财政补贴分配的监督为切入点,研究政府审计能否有效提升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发挥威慑效应,降低财政补贴的错配程度,因而能提升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政府审计的威慑效应内生于法制环境,在法制环境好的地区,政府审计才能有效发挥威慑效应,才能提升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提供了政府审计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中作用的微观证据,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21(3).
摘要:近年来,商誉对经营业绩与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引起广泛关注,但审计视角下的研究相对较少。以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超额商誉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1)超额商誉会显著提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2)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经营风险与审计投入是作用路径;(3)异质性检验表明,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低、制度环境好、分析师关注度高等样本中,超额商誉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
2021(3).
摘要:基于声誉视角,探讨了非正式制度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通过选取2012年至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就企业声誉与内部控制缺陷隐藏行为的关系展开分析。研究表明:企业声誉抑制而非庇护了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缺陷隐藏行为,即企业声誉越高,内部控制缺陷隐藏行为越少,隐藏程度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未持股企业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企业声誉对内部控制缺陷隐藏行为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把企业声誉和内部控制缺陷隐藏纳入同一研究框架,既证实了企业声誉具有治理的功能,又拓宽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研究视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2021(3).
摘要: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和监督治理功能在减少信息不对称、缓解管理者囤积坏消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8年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OLS回归分析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是否会受到媒体报道及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媒体报道和会计稳健性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会计稳健性可以强化媒体报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媒体报道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相关主要集中在正面新闻报道较多的公司和诉讼或声誉风险较高的公司。
2021(3).
摘要:以2014—2019年深沪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增大企业财务风险的效应受到股权质押率高低的影响,当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较高时,股权质押增大企业财务风险的效应会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弱化了股权质押增大企业财务风险的效应。在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民营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增大企业财务风险的效应更加显著。
2021(3).
摘要: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频繁发生,使得企业的外部制度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重污染企业的环境治理行为既取决于外部制度因素的驱动,同时也受企业内部产权性质的深刻影响。以沪深A股377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空气污染、产权性质与企业环境治理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空气污染程度与重污染企业环境治理行为显著正相关,即企业所在地空气污染越严重,重污染企业环境治理力度越大;产权性质在空气污染程度与重污染企业环境治理行为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完善重污染企业环境治理行为的驱动机制提供了实证依据。
2021(3).
摘要:财务型CEO是近来企业选择CEO的新趋势,但目前鲜有研究这一类型高管在哪种形式下继任才能得到好的继任效果。聚焦2015—2018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CFO继任CEO的变更事件,使用FSQCA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CFO对CEO的继任形式和继任效果。研究发现,有三种CFO的继任形式将产生良好的继任效果,即监督扩张式、合作继承式、替换预防式。有两种继任形式将产生糟糕的继任效果,即替换风险式、替换代理式。研究表明,CFO的财务职业经历要成为绩效优势,依赖于前任CEO留任交接安排与财务特征组合而成的继任形式,它们作为不同的路径为财务型CEO取得良好的继任效果提供了便利。
2021(3).
摘要: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通过Probit和Tobit模型解释户主受教育程度对风险性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并对内在传导机制进行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户主的受教育水平对风险性金融资产的参与度和持有比例有积极影响,地区、城乡间影响差异明显,风险态度和家庭收入对户主受教育程度影响金融资产选择存在中介和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对进一步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有一定启示意义。
2021(3).
摘要:利用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同群效应”视角对“短贷长投”进行考察,结果发现:“短贷长投”存在行业同群效应;机制研究显示,行业同群效应主要源于竞争型模仿;特征研究表明,行业同群效应遵循先内后外律。在弱化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去杠杆”政策的实施、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均能有效减弱“短贷长投”行业同群效应。研究结论揭示了“短贷长投”的传染性特征,具有重要监管启示。
2021(3).
摘要:“一带一路”沿线对外直接投资(OFDI)企业的投资效率关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基于“一带一路”沿线OFDI的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结合政府干预视角与高管团队理论,实证分析政府干预和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看,国有控股增加了企业过度投资的可能性,政治关联、高管薪酬与任职年限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有着强化作用,而高管持股和董事会监管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有着抑制作用;东道国民众话语权、政府管理质量调和了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使投资效率回归理性。然而,考虑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理位置与经济环境等差异,上述研究结论因投资地区的异质性而有所不同。研究成果对中国政府优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关政策,以及“走出去”企业提升投资效率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2021(3).
摘要:立足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股权投资、高管背景视角度量公司利用联结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公司所建立的社会资本网络,综合考量传导机制与政策效应问题,实证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共享、丝路联结与“一带一路”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运营效率得到持续改善,“一带一路”跨国并购绩效也显著提升。中国公司通过股权资本、高管人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公司所建立的丝路联结对“一带一路”跨国并购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特质风险是丝路联结影响“一带一路”跨国并购绩效的可能传导路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政策效应。中国上市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并购绩效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显著提升。实践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仍需中国公司完善内部财务组织,构建“一带一路”社会资本,为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国并购战略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