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第2期封面与目录

      2022(2).

      摘要 (436) HTML (0) PDF 4.50 M (7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国共产党百年工业化思想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

      2022(2).

      摘要 (351) HTML (0) PDF 1.13 M (6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进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目标。回顾党的工业化思想百年演变历程,梳理归纳中国共产党百年工业化思想演进的具体内容,发现其演变特征为:一是不断深化认识工业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二是不断探索优化工业生产结构,三是不断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最大限度释放工业生产力,四是注重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生产力的提升。总结其经验,包括: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坚持有步骤、分阶段渐进式实现工业化目标。

    • 独立监事能减少企业违规行为吗?——基于“四大”审计的中介效应分析

      2022(2).

      摘要 (355) HTML (0) PDF 1.14 M (6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监事会的职责之一是监督公司和高管的行为,因此需要保持相对独立,然而我国监事会一直存在独立性较弱的问题。以A股上市公司2009—2019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检验以不领薪为特征的独立监事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并研究企业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独立监事能有效减少企业违规行为并促进企业获取更高质量的审计。根据影响机制研究可知,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在独立监事与企业违规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当内部控制薄弱、监事会较为活跃时,独立监事监督效果会更好。

    • 高管财务背景与审计师选择

      2022(2).

      摘要 (442) HTML (0) PDF 1.09 M (6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高管财务背景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选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务背景高管比率越高的企业越偏向选择国际四大。选择国际四大意味着更高的审计费用和更好的会计信息质量,而财务背景能够抑制该溢价效应,同时强化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务背景高管对国际四大的偏爱在第一类代理问题严重的企业更为显著,第二类代理问题与高管风险规避并未起到显著调节作用;而与国际四大一样能提供高质量审计的国内大型事务所却没有得到财务背景高管的青睐。

    • 企业创新与异常审计费用关系研究

      2022(2).

      摘要 (441) HTML (0) PDF 1.21 M (6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14—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讨企业创新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创新投入越多,其异常审计费用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会诱发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而导致异常审计费用增加;异质性检验表明,法制环境和事务所规模是企业创新影响异常审计费用的重要调节因素,在法制环境较好和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样本中,企业创新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审计师和相关部门加强企业研发活动审计与监管提供了实证依据。

    • 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中国企业管理文化与制度的适配

      2022(2).

      摘要 (309) HTML (0) PDF 1.40 M (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立足于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当代价值观,实证检验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这种正向影响在家族企业中显著,而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无影响,并且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通过影响晋升激励和公司声誉这两种路径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在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法治化水平较低、市场化进程较慢的地区,或是有经营危机的企业,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有更为明显的提升作用。在经济后果方面,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可以增强内部控制对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并减弱内部控制对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

    • 战略激进、市场化进程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

      2022(2).

      摘要 (444) HTML (0) PDF 1.15 M (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引入市场化进程为调节变量实证检验企业战略激进度与融资约束的关系。研究发现:战略越激进的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越严重。在市场化的影响下,研究发现在市场化进程越高的地区,正相关关系越显著。从产权异质性角度分析,非国有企业中这两个问题更加显著。经过机制检验,代理成本、经营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在战略激进度影响融资约束的过程中均起到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公司战略管理与企业财务行为交叉领域的研究,研究结论有助于完善企业融资决策背后更深的战略逻辑。此外,对于现阶段制造业企业而言,科学的市场机制对引导企业战略决策和融资行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ESG表现与企业金融化——内外监管双“管”齐下的调节效应

      2022(2).

      摘要 (716) HTML (0) PDF 1.17 M (6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11—2018年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ESG)表现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ESG表现抑制了企业金融化,而企业内部监管会放大ESG表现对企业金融化的负向效应,外部金融监管则弱化了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抑制效应、放大效应和弱化效应在环境、社会责任方面体现较为明显,而在公司治理方面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表现以及环境、社会责任能通过融资约束抑制企业金融化行为,融资约束在公司治理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中不具有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表现以及环境、社会责任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研发能力较强企业中较为显著,而公司治理在非国有企业和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中表现出正向的金融化效应。研究结果丰富了ESG表现影响企业金融化的理论机制,为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体系、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提供了依据。

    • “子强母弱”型集团与上市公司金融化水平

      2022(2).

      摘要 (376) HTML (0) PDF 1.18 M (6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上市实体企业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子强母弱”型集团与上市公司金融化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与非“子强母弱”型集团相比,“子强母弱”型集团会显著提升上市公司金融化水平,且金融化水平的提升增加了“子强母弱”型集团面临的违约风险。(2)“子强母弱”型集团通过提升代理成本,进而提升上市公司的金融化水平。(3)当集团设立了财务公司、分析师关注度较高和内部控制质量较好时,“子强母弱”型集团对上市公司金融化的促进作用受到显著抑制;而上市公司为国企时,“子强母弱”型集团对上市公司金融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结论能够揭示“子强母弱”型集团影响上市公司金融化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认识“子强母弱”型集团以及有针对性地抑制该类型企业的金融化行为提供经验证据。

    • 社会资本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

      2022(2).

      摘要 (346) HTML (0) PDF 1.21 M (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3—2019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各省份社会资本水平差异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地区社会资本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机制检验发现,社会资本通过影响融资约束和信息不对称这两条渠道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弱化社会资本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关系,且社会资本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之间的关系存在企业异质性,以上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企业捐赠对股价的影响——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分组检验

      2022(2).

      摘要 (422) HTML (0) PDF 1.36 M (6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后企业捐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并分别从公司自身性质(产权性质、行业性质)、内部特征(内部控制质量、信息披露质量)、外部环境(产品市场竞争、所在地区疫情严重程度)三个维度研究捐赠发挥的作用效果是否会因企业异质性而存在显著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企业捐赠对股票价格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此关系会受到企业异质性的影响。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受疫情负面影响严重行业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低的企业、疫情严重地区所在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度高的企业,捐赠对股价的提升作用不显著。

    • 经济发展对城市基建和外商投资的创新门槛效应研究

      2022(2).

      摘要 (367) HTML (0) PDF 1.20 M (5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新是引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基于2003—2018年间中国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经济发展程度为门槛变量着重考察基础设施建设和外商投资对城市创新活动的非线性影响机制以及城市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和外商投资对城市创新都具有经济发展的双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程度达到第一个门槛值时,才会显著促使城市创新产出的提升。当经济发展程度跨越第二个门槛值时,会进一步增加城市的创新产。城市间的创新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对于经济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的城市之间,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增强创新溢出效应。

    • 《审计与经济研究》第2期封面与目录

      2022(2).

      摘要 (352) HTML (0) PDF 0.00 Byte (2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党领导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程与经验

      2022(2).

      摘要 (397) HTML (0) PDF 0.00 Byte (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领导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致经历了奠基与铺垫、探索与启动、确立与发展、深化与完善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理论上的认识与突破也有所不同,从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手段,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化。回顾这一光辉历史并得出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解放思想,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坚持步步为营,实施渐进式改革;善于重点突破,策略性化解重大结构性矛盾;注重激励约束,促进地方政府合理有序竞争;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早期审计制度(1921—1927年):动因分析、路径选择与经验启示

      2022(2).

      摘要 (334) HTML (0) PDF 0.00 Byte (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共产党对审计制度的早期探索,在内因上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驱动下的必然选择,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清晰的理论发展脉络;在外因上受到当时政治经济环境的深刻影响,特别是经济环境的差异直接推动了审计制度探索路径的多元化。这一时期,审计制度探索形成了一定的历史经验和规律性认识:在目标定位上,审计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经济监督;在运行机制上,较早形成了审计独立和审计公开理念,探索审计机构与财政机构分离设置,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审计结果;在作用功能上,较早发挥了审计反腐功能,有意识地通过审计监督揭示重大贪腐案件;在方式方法上,以账目检查为主,并出现了事前预算审核、事后收支账目检查、集中清查彻查、定期报送检查等多种审计方法。

    • 国家审计推动经济双循环发展的效应与路径研究

      2022(2).

      摘要 (398) HTML (0) PDF 0.00 Byte (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国家审计与经济双循环之间的关系,分析国家审计的揭示功能、抵御功能、预防功能对经济内循环、外循环、双循环耦合协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家审计“免疫功能”与内循环、外循环、双循环耦合协调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国家审计的揭示功能、抵御功能、预防功能有助于经济内循环、外循环、双循环发展。此外,国家审计对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效应,政府预算支出完成度起着中介作用,市场化程度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国家审计对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影响还存在地区异质性。在引入政府债务审计后研究发现,政府债务审计同样促进了经济双循环发展。

    •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了企业环境责任履行吗?

      2022(2).

      摘要 (429) HTML (0) PDF 0.00 Byte (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我国2014年实施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简称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准自然实验,深入考察审计试点实施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影响以及企业异质性和治理机制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显著提升了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水平,且该正向效应在国有企业、资源型和重污染型企业以及内部治理机制欠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有助于提升其长期绩效和价值。研究结论揭示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环境治理中的积极效用,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等领域的交叉研究。

    • 审计委员会财务专长对管理层策略性披露行为的治理效应——基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证据

      2022(2).

      摘要 (390) HTML (0) PDF 0.00 Byte (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策略性披露行为是否有治理效应尚未引起重视。因此,以2014—201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为研究对象,从文本信息的语调和可读性两个视角出发考察这一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财务专长能够对管理层策略性披露行为起到治理作用,对管理层操纵语调行为的治理作用在披露“好消息”的企业更为显著,对管理层操纵可读性行为的治理作用在“好消息”“坏消息”之间无显著差异,且上市公司所在省份的市场化进程对两者间关系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这一研究不仅从形式质量维度拓展了管理层策略性披露的相关研究,而且为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效用提供了新证据,进而有助于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完善。

    • 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设置、治理风险与审计费用

      2022(2).

      摘要 (391) HTML (0) PDF 0.00 Byte (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后敌意收购事件频发,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在公司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现有文献尚缺乏从外部监督者视角讨论审计师如何看待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反收购实践,手工收集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数据,实证研究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设置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设置中的管理层自我保护性防御增加了治理风险,提高了审计费用。机制检验表明: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设置通过加剧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增加了审计风险与成本,进而提高审计费用,而并非反收购条款设置后的审计意见购买。考察截面上的差异性后发现,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提高审计费用的现象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法律环境较差的地区、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公司中更显著。考察审计费用增加后的经济后果发现,审计师能够通过增加自身努力提高目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并且资本市场整体对审计费用的增加表现为审计质量信号。从审计定价角度研究审计师对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设置的反应,丰富了反收购条款经济后果和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审计师有效降低执业风险和上市公司合理设置章程条款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 双重股权结构如何影响审计定价?——基于在美中概股的实证研究

      2022(2).

      摘要 (406) HTML (0) PDF 0.00 Byte (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科创板允许特殊表决权企业上市以及美国强化中概股公司审计监管的背景下,基于2005—2019年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双重股权结构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作用环境。研究发现,相较于单一股权结构,双重股权结构会显著提高审计定价;同时发现,在双重股权结构下,投票权和现金流权之间的分离程度与审计定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在经理人纵向兼任、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中,投票权和现金流权之间的分离程度对审计定价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双重股权结构的治理及监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参考和理论指导。

    • 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了审计质量吗?——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

      2022(2).

      摘要 (530) HTML (0) PDF 0.00 Byte (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的重要方式,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考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利用文本挖掘和人工阅读相结合的方法,从二维角度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以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采用多时点DID模型,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来提高审计质量;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而商业模式创新作用并不明显;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质量的提高主要出现在盈利、机构持股较高及非国有企业里,并且在2015年国家实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产业政策方案后,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审计质量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审计后果,为注册会计师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错报风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

    • 同舟“共济”还是同舟“共挤”:供应链关系与成本行为

      2022(2).

      摘要 (398) HTML (0) PDF 0.00 Byte (2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供应链关系既能发挥“协同效应”,也能发挥“侵占效应”,是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决策的“双刃剑”。以2009—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供应链集中度与企业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在供应链集中的三方关系下,制造商与供应商、客户之间更多地表现为“共济”效应,供应链集中能够通过信息机制和治理机制来抑制成本粘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外部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区域发展环境较差时,供应链集中度表现出对成本粘性更强的抑制作用;此外企业财务柔性的增加也有益于促进供应链集中度对成本粘性的抑制效应;当企业为非国有企业时,供应链集中度对成本粘性的抑制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肯定了供应链集中度发挥“共济”效应来降低成本粘性的积极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供应链集中度发挥“共济”作用的内外部条件,有助于企业发挥供应链关系的积极影响。

    • 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分析

      2022(2).

      摘要 (406) HTML (0) PDF 0.00 Byte (2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构建了财政教育支出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总体看,财政教育支出有助于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且该作用呈现增长趋势,然而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来说影响程度不同,对于较低收入家庭的促进作用最大,但对于最低收入家庭,财政教育支出难以起到显著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作用;(2)随着子代教育阶段的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呈递减趋势,即高中阶段从财政教育支出中的获益小于义务教育阶段,细分较低收入家庭也呈现同样趋势;(3)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其对沿海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较内陆地区更强,同时,高财政教育支出的地区相对低财政教育支出的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以上结论,应完善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社会系统性政策的配合;疫情之下,更应重视保证财政教育支出规模,提升其使用效率;合理划分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等,有助于发挥财政教育支出缓解代际收入阶层固化的作用。

    • 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

      2022(2).

      摘要 (303) HTML (0) PDF 0.00 Byte (2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究高等教育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推进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进程。基于2008—2017年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高等教育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创新这两条路径推动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行业异质性检验表明,高等教育发展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显著为负,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显著为正;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完善高等教育投资体系,并在区域间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以及优化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设置,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 企业创新投资的城市同群效应研究

      2022(2).

      摘要 (360) HTML (0) PDF 0.00 Byte (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企业战略决策的竞争机制和信息机制,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创新投资的同群效应、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同群企业创新投资对焦点企业创新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企业创新投资存在城市同群效应。焦点企业的市场地位及其与同群企业之间的地理距离会弱化企业创新投资的城市同群效应,同群企业的分析师关注度和焦点企业的管理层职业背景多样性会强化企业创新投资的城市同群效应。异质性分析检验显示,国有企业产权属性会弱化企业创新投资的城市同群效应,企业的高新技术属性和所在地的创新环境会强化企业创新投资的城市同群效应。经济后果检验表明,企业创新投资的城市同群效应能够提高焦点企业专利产出和市场价值。研究在丰富企业创新投资驱动因素研究的同时,也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思路。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