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
摘要:以国有上市公司2013—2020年为样本,考察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以及国家审计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显著正相关,并且国家审计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和非东部地区的国有企业,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促进作用及国家审计的调节作用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整体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相比于垄断性国有企业,竞争性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更有成效。研究结论对有效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22(4).
摘要:基于审计署公布的137份中央企业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结果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和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可持续增长偏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国家审计可以抑制国有企业可持续增长偏离度;(2)上述效应仅在偏离可持续增长的程度较大时存在;(3)上述效应在实际增长率正向偏离和负向偏离时均存在且在首次审计时更强;(4)上述效应的作用机制是缓解企业代理问题。研究结论证实了国家审计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增长的积极作用,为防范化解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和优化国家审计的微观治理机制提供了参考。
2022(4).
摘要:基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背景,以2007—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企业去杠杆策略的度量指标,实证检验企业去杠杆策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增权”策略,采用“减债”策略去杠杆的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增加,审计质量提高。进一步分析显示:上述现象在企业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的情形下加强;在市场化程度越高以及分析师关注度越高的情形下得到缓解;企业的去杠杆策略通过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信息披露风险三条途径影响审计质量。最后,进行敏感性测试和内生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稳健。研究为推动政府部门化解企业高杠杆率、审计师警惕“减债”策略去杠杆企业的审计风险、企业管理者制定去杠杆策略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2022(4).
摘要: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全面实施新审计准则后审计师增加披露关键审计事项这一制度背景,采用2017—2020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政策性负担对审计师风险应对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政策性负担水平越高,审计师越可能披露更多关键审计事项,以此降低风险,具体表现为披露数量更多,披露内容更详细。机制检验表明,企业经营风险和代理成本是政策性负担影响关键审计事项的两个渠道。在劳动保护较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政策性负担与关键审计事项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增加,而良好的内部控制削弱了政策性负担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性负担与被审单位风险密切相关,审计师的风险应对决策考虑到了政策性负担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
2022(4).
摘要:以我国2009—2019年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CVC母公司声誉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CVC母公司与创业企业之间的地理相关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CVC母公司声誉有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CVC母公司与创业企业之间的地理相关性,能强化CVC母公司声誉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CVC母公司声誉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在创始人具有经营控制权、CVC母公司参与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探究内在动因及经济后果发现,高声誉CVC母公司提升被投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战略回报,其后果表现为提高被投资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水平。最后,机制检验表明高声誉CVC母公司通过更长的投资期限和缓解被投资企业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创新。
2022(4).
摘要:基于2006—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验证卖空管制放松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不可卖空的公司,可卖空公司在被列入卖空标的后,其现金股利分配意愿、分配规模与分配平稳性均显著提升。机制检验发现,卖空管制放松对现金股利分配的促进在代理问题严重、投资机会少的公司中更显著,这支持了代理成本机制;同时,在信号传递能力强、信号传递需求大的公司中,卖空管制放松对现金股利分配的促进更显著,这支持了信号传递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现金股利分配能力不足的公司在应对卖空压力时并未使用“高送转”作为替代。而对于我国资本市场中广泛存在的达标式分配,卖空管制放松能够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体现在没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中。研究表明,卖空管制放松促进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卖空机制能够为我国资本市场中的现金股利监管提供市场化路径。
2022(4).
摘要:基于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分析师预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对企业创新产出有促进作用,对企业创新质量有抑制作用,进而使分析师预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非线性“U”型特征,且这一效应在信息环境质量较好的企业中影响更为明显;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缓解融资约束和造成管理层短视是分析师预测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分析师预测会提高非国有企业、成熟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出,但会抑制非国有企业、成熟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质量,且分析师预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非线性“U”型特征在非国有企业、成熟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凸显。
2022(4).
摘要:为探索不同融资环境下含票面利率调整权和回售权债券的行权逻辑和影响路径,挖掘与证实两者行权过程中发行人可能的违约风险信息价值,选择2014—2021年的信用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首先,当融资环境由紧缩变为宽松时,债券发行人在行使票面利率调整权时越倾向于向下调整,且高信用评级比低信用评级债券的票面利率调整幅度更大。其次,当债券发行人调整债券票面利率后的超额利差越大,投资人越不会行使回售权。最后,在融资环境宽松时仍选择向上调整票面利率的债券更可能发生违约,这就证实了该行为的违约预警价值。研究结论将为债券发行人、投资人及监管者等提供决策参考。
2022(4).
摘要:对2020年A股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中含衍生品交易盈亏信息的数据进行多期双重差分分析,发现衍生品信息无论利好还是利空,皆存在显著负面的公告溢价。衍生品披露当日瞬时股价、3~5个交易日窗口期的累计异常收益率显著下跌,且衍生品信息不会显著影响该股票长期价值。细分披露类型发现,定期披露的衍生品信息导致的瞬时股价波动较小,且具有更显著的公告盈余漂移。
2022(4).
摘要:鼓励进城农民工自主创业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和测算的数字经济指数,实证检验社会交往内卷化对进城农民工创业的影响,以及数字经济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社会交往内卷化显著抑制了进城农民工创业,且对机会型创业的抑制效应更大;数字经济负向影响进城农民工的生存型创业,而对机会型创业的影响为正向;数字经济有助于缓解社会交往内卷化对进城农民工机会型创业的不利影响。
2022(4).
摘要:考虑回收商公平关切与制造商创新投入问题,分别构建公平关切和创新投入与否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并针对回收商不利不公平厌恶设计基于成本分担的供应商前向整合契约,探讨公平关切程度、创新成功率和成本分担比例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回收商对公平的关注是回收系统内部利润分配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利己损他”行为。创新成功率的提高,有助于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增长,但供应商“搭便车”的行为不利于制造商创新和供应链长期稳健性。当公平关切程度和成本分担比例满足一定条件时,基于成本分担的供应商前向整合契约不仅能避免回收商“利己损他”行为,约束供应商“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还能进一步优化决策模型,实现供应链Pareto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