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6).
摘要:审计文化与廉政文化的融合互促对于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培养高层次审计人才,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价值共生、需求牵引、文化溢出、互为保障等方面研究揭示审计文化与廉政文化的互动机制,并基于历史经验总结概括,审计文化与廉政文化融合互促主要体现在两者具有共同的道德规制、“红色基因”和反腐实践。从现实启示看,审计高等教育组织机构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应以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为价值引领,以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为价值内容,以培养廉洁自律道德操守为价值追求。
2023(6).
摘要:基于国家审计信息理论和免疫系统理论,以中国278个城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国家审计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审计监督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国家审计作为一项外部监督机制,能够改善地区政务、市场、金融和司法环境,进而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国家审计的治理效应在东部地区、规模较小城市以及高政府创新偏好的样本中更明显。研究结论印证了高质量审计监督能够有效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进而优化城市创业环境、提高城市创业活跃度。
2023(6).
摘要:以我国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家族企业国际化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家族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会使得审计收费提高。代际传承和家族董事席位分别在两者之间发挥正向和负向调节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家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了审计师对于风险的评估,从而导致审计收费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国际化与审计收费之间的正向影响在不具有海外背景高管的企业以及不存在国有持股的企业中更为突出。研究结论为从审计师视角加强对家族企业国际化的监管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2023(6).
摘要:CFO作为公司财务负责人,对公司盈余信息披露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业绩预告披露视角,以200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CFO事务所经历对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CFO有事务所经历的公司更倾向于自愿发布业绩预告并提高业绩预告精确度。并且,上述效应在CFO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经历时更为显著。横截面分析发现,当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或公司信息环境较差时,CFO事务所经历更可能通过自愿发布精确度高的业绩预告来改善信息环境。业绩预告异质性分析表明,CFO有事务所经历的公司会发布更及时、高频和准确的盈余信息,从而提高业绩预告披露质量。
2023(6).
摘要:借助“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这一准自然实验,基于对2003—2021年中国地级市与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匹配的面板数据,考察文明城市创建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文明城市创建显著促进了辖区内企业商业信用获取。进一步分析表明,影响机制在于优化外部公司治理和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且这一积极作用在所处城市行政级别较高、所处行业竞争激烈、审计质量低、资产可抵押程度低和负债水平高的企业中更为突出。研究有助于深入分析文明城市创建的经济后果,并为文明城市评选的持续推进提供经验参考。
2023(6).
摘要:基于认知-情感理论,研究双元领导影响积极偏离创新行为的认知和情感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采用Bootstrap、多元层次回归等方法对414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元领导对积极偏离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内部网络连带强度与反馈寻求行为在双元领导与积极偏离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领导认同不仅正向调节双元领导与内部网络连带强度和反馈寻求行为之间的关系,还正向调节双元领导通过内部网络连带强度、反馈寻求行为影响员工积极偏离创新行为的间接作用。
2023(6).
摘要: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研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企供应商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高层治理可以显著降低国企对大供应商的依赖度,从而对国企供应商结构优化发挥积极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能够提高国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国企市场份额和议价能力,最终降低其对大供应商的依赖度,而单纯的股权制衡缺乏相应治理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治理效应在规模小、成长性低、数字化发展程度低以及由地方政府控制的国企中更加明显。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高层治理能够对国企的供应商结构优化发挥积极影响,进而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了经验支持,同时也丰富了供应商选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的理论研究。
2023(6).
摘要:以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ESG评级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ESG表现不仅减缓融资约束,而且提升企业效率,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均产生积极贡献;ESG表现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企业的财务绩效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其中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和制造型企业具有更强的正向促进效果。
2023(6).
摘要:基于应计异象视角,利用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深入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会计信息定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能够显著缓解A股市场应计异象。进一步分解应计盈余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缓解了投资增长导致的应计异象,对盈余管理导致的应计异象加剧作用不显著,整体表现为缓解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监督治理效应发挥了主要作用,提高了治理水平,缓解了应计异象,高行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削弱了其缓解作用,内控监管环境的严格强化了两者的关系,缺陷整改信息披露未能引起两者关系的变化。
2023(6).
摘要: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经济周期波动下企业创新投入决策的同群效应现象。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投入决策存在行业层面的同群效应;在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下,企业创新投入同群效应呈逆经济周期变化,即相比经济上行时期,当经济处于下行时期,企业创新投入同群效应更加显著。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替换关键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依然支持结论。进一步地,基于双元创新模式和行业竞争程度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进行探索式创新及处于高竞争程度行业的企业,其创新投入同群效应及其逆经济周期变化更加显著。从经济后果上看,创新投入决策的同群效应及其逆经济周期性变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2023(6).
摘要:以2016年起分批设立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借助合成控制法实证评估其建设对各试验区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有助于提升福建省和江西省的碳排放效率,且对福建省的提升幅度高于江西省,经安慰剂检验、排序检验、稀疏合成控制检验、DID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效率分解发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升了福建省碳排放的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对江西省碳排放的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和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有促进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分别作为内生动力和外部途径,均能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升碳排放效率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为全面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