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结构的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关联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2019年开放课题重点项目“长江经济带智能制造能力综合评价研究”(SK20190090-1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2018开放课题重点项目“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治理效率评价研究”(18QHA015)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不仅能够促进区域资源高效利用,还能够有效避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稀缺等“城市病”,是区域发展的“调节器”和“助推器”。首先从规模分布、中心结构、空间联系、紧凑性四个维度选取城市规模基尼系数、城市首位度、经济联系强度、空间紧凑度四大空间结构指标对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进行测度;其次,运用优化后的Super-SBM-Undesirable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构建基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关联分析模型,并分别基于长江经济带整体视角、11省市个体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与可持续发展间的关联关系。

    Abstract:

    Gini coefficient of urban scale, urban primacy, regional economic linkage strength and spatial compactness. Secondly, the optimized Super-SBM-Undesirable model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Zone. Finally,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model based on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overall perspective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Zone and the individual perspective of 11 provinces and cit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Zon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nalyzed.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唐德才,李智江.基于空间结构的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关联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test,2019,34(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9-12-19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