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
摘要:一种新的抽样方法是把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分类、聚类及离群点挖掘等应用到审计风险管理中,新抽样方法的使用不仅减轻审计人员的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审计风险管理的质量。
2003(1).
摘要:会计监管的目的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保证经营管理决策以及投资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会计监管,首先要了解会计监管及其演变,以及当前会计监管的形势和特点,然后原有的会计监管体系进行整体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会计监管体系的对策。
2003(1).
摘要:通过对会计舞弊事件,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的变化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面临困境的反思,提出了完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组织保证与内容框架,并建议重视对舞弊审计,独立审计准则操作层面,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咨询服务业务准则以及与社会公众沟通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执行业准则的实用性。
2003(1).
摘要:审计独立性首先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为弥补市场缺陷,政府选择审计独立性;市场选择与政府选择相互补充,强化选择机制;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2003(1).
摘要:分析股东价值的评价方法,与所有权益遥区别,指出股东价值审计重要性及其与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区别,提出股东价值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003(1).
摘要:从代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角度论述审计委员会是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提出强化审计委员会作用的途径。
2003(1).
摘要:加入WTO后,县(市)级国家审计的一些审计业务类别逐渐弱化, 但是,另有一些审计业务发展的新空间值得关注。
2003(1).
摘要:国家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全过程审计监督,要遵重市场的客观规律,审计中要注意三个结合。
2003(1).
摘要:外商投资企业验资比国内企业验资要求高,风险大,防范和化解外商投资企业验资风险的途径。
2003(1).
摘要:会计网络化的计算机舞弊的各类;计算机舞弊的审查,篡改输的审查;窃取或篡改商业秘密,非法转移电子资金和数据泄密的审查,篡改程的审查。
2003(1).
摘要:美国颁布的《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提出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新兴措;终结了注会职业完全依赖自我监管的历史;导致审计和咨询业务分离;审计准则制定权的转移;由公众是计委员会直接雇请会计师委员会;加重了对审计舞弊的处罚,该法案对我国有五点启示。
2003(1).
摘要:注册会计师从事诉讼协助的类别,专家证人的权利与义务及提供证言的场合,注册会计师在担当专家证人时应注意六个方面的问题。
2003(1)-48,52.
摘要:对美国公司的会计选择进行研究,有利于正确理解目前美国的会计危机,作者介绍了会计选择的定义,探讨了会计选择存在的根源,从契约安排,资产定价,信息披露等几个方面剖析了美国公司的会计选择行为,最后提出如何应对会计选择的设想。
2003(1).
摘要:创业板市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有其特殊的要求,由此它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相关机构的积极作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证券市场的民事赔偿制度等五个方面产生相关影响。
2003(1)-55,60.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规模扩大化和资本公众化的结果,它依次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仍处于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阶段,为实现内部控制制度创新,应首先确定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其次在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创新的基础上,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的框架;再次以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为契机,构筑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的控制平台。
2003(1)-62,65.
摘要:金融产品创新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为了提高和改善和改善金融资源分配效率,我国金融业在加入WTO后是否具有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我国应完善金融产品创新的制度安排以突破目前的低效状态,这有利于整个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
2003(1).
摘要:滞后的中国保险法律制度已与保险业务的国际化不相适应,因此,积极改革我国现行保险法律制度,消除其诸多弊端,构建一个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保险法律制度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