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但当企业面临生存压力时,创新有时会成为会计造假的一种手段。这种“创新”手段往往会导致审计失败。本通过分析2004年末颁布的COSO报告,剖析企业创新与传统审计技术失败的关系,指出在多变的经济环境中,随着审计对象的改变,审计行业应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审计技术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摘要:本世纪初美国发生的安然系列财务丑闻,导致了《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的出台,引起了公司治理与现代会计、审计的革命性变化。本文通过对21世纪以来国外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比较研究,审计委员会职责新领域的介绍,分析21世纪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新发展。
摘要:舞弊核查运用贝叶斯博弈模型,并对其纳什均衡解集精细化,可就审计监督的作用和效果进行严格分析,对审计核查的有效性与结果改进提供有关政策分析建议。
摘要:审计监督质量不高、将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相分离、部分虚拟的审计监督权等问题严重影响审计监督的效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审计监督无论是内容、方式还是制度建设、实施机制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创新。
摘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党的十六大对国家审计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推动我国政治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本结合近期审计“风暴”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分析国家审计在权力监督与制约中的作用,阐述国家审计制约权力的局限性。
摘要:本提出了遏制和消除审计造假行为的若干制度安排建议。
摘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核心环节是风险计量模型的设计。修订后民间审计风险模型的构成要素包括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风险警示系数和可容许的检查风险水平,其应用程序主要包括风险警示系数的设计、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剩余风险水平的估计、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的估计和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的确定等方面。
摘要: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中审计合谋的动因,指出了审计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及其对审计行为和审计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审计监管和审计控制的弱化以及社会诚信建设对审计合谋的影响,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审计合谋的市场选择及其治理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当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规范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的建议,特别是当前应当加强对上市公司审计的治理。
摘要:本根据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的要求,对当前审计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摘要:本探讨了在审计机关内部开展业绩评价的一些新内容和方法,强调要将评价结果运用于审计机关内部管理。
摘要:本分析了当前预算执行审计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应构建新的预算执行审计组织体系,改进审计方式方法,加强基础建设。
摘要:为促进信托业的健康发展,金融审计要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以业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为重点的审计模式。
摘要:是否选择全面强制审计模式是当前《公司法》修改中的热点话题。对英国公司法下审计模式演变历史的考察显示,公司法对民间审计模式的调整一直在进行,目的在于实现审计效益与成本的平衡。我国《公司法》不应拘泥于某一种理念,而应从现实出发选择最适宜的法定审计模式。
摘要:本介绍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衡工量值式审计。在比较研究中提出我国效益审计的发展思路。
摘要:本文借鉴契约理论的思想,对创造性会计的产生原因及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创造性会计的新的定义。创造性会计本身应当是一个中性词,其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会计准则制定具有重要的先启作用。因此,对待创造性会计的基本态度应当是“兴利除弊”。
摘要:本在分析国外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标分析体系的意义、内容和具体设想。
摘要:战略会计的应用是经济发展对会计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企业总体应用水平较差,应加强各个方面的研究与建设。
摘要:罗默、卢卡斯等经济学家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它所强调的规模收益递增、外溢效应、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等,是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重大突破。它不仅较好地解释了一些经济增长事实,而且其丰富的政策内涵对各国经济长期增长政策的制定和运用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可否认,内生增长理论在理论框架、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摘要:基于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框架,分析我国银行治理结构具有内在缺陷,认为国有资产管理人作为国有资产代理人不能对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实施监督和激励;由于银行风险内控机制低效,使直接针对银行的监管措施不能有效地约束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行为。因此,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
摘要:首先介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目标考核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实施目标考核责任制的动机及局限性,最后就完成目标责任制的措施提出具体建议。
摘要:在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框架中,中国证监会、地方证监局和证券交易所构成的三级证券监管体系处于核心地位。本以1993年至2003年4月30日被证券监管机构处罚的272次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事件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三级证券监管体系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中的有效性及其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各证券监管机构在监管效率和监管权威上存在较大差异。
摘要:以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以及财务状况是否异常的显影响,即经营业绩好、财务报告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而财务状况存在异常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则明显不足。
摘要:首先在回顾转轨和转轨经济定义的基础上对我国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的成因作了简要的分析;然后从财务治理权配置的角度论述了资本结构决策的目标——剩余财务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应;最后对我国内部人控制条件下资本结构决策的特点作了详细分析,建立简单模型,证明了转轨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内部人控制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根本原因。
摘要:中国和日本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正式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但由于各自实施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存在着移植后的治理效果差异。本文分析了这种差异的根源及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移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