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美国对AS.2所作最新修订的核心内容及其意义,提出这些修订对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启示.
摘要:能否鉴别盈余管理、能否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审计报告构成了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三个要素.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鉴别盈余管理都影响审计风险水平,进而影响审计报告;能否鉴别盈余管理影响着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鉴别盈余管理又是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否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及审计报告是主要的评价标准,能否鉴别盈余管理是次要的评价标准.三个要素代表了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对审计质量的综合影响.
摘要:审计活动作为监督、评价、鉴证公共资财使用效能的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审计违法事件往往牵涉到多方主体的利益和多数人甚至是全体公民的利益.通过传统诉讼途径追究审计法律责任往往成本过高、效率低下.审计活动的公益性决定了可以将公益诉讼制度引入审计法律责任的追究.与传统诉讼相比,通过公益诉讼途径追究审计法律责任具有更经济、原告范围更广、“事前预防”功能更强和社会影响更广等优点.
摘要:本文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商业贿赂的特点对审计的影响和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及基本财务处理,总结四条审计发现商业贿赂的途径.
摘要: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如何确定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分析得出:效益审计的目标决定评价标准.在评价具体审计项目效益时,应当在成本收益的原则下,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信息.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确定具体审计项目效益的评价标准时应当统一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
摘要: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审计实务中,习惯使用重要性水平作为重要性的标准,并将重要性水平的量化标准等同于允许财务报告错报金额.这种表述与审计重要性概念中的重要性含义存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本文对这种不一致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摘要:本文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质量相关性的两个主要理论出发,分析了声誉机制和法律风险机制的运行效率,并指出当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只有在“法律风险-声誉积累-规模化”的共生互动中才能真正走上做大做强的发展之路.
摘要:当前加强与改进审计业务管理已成为审计工作的重点.要改进审计业务管理,应当从实施审计计划管理、推广信息化审计技术、加强审计成本与审计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
摘要: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要确定具体审计目标,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学会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评估.
摘要:让外部股东掌握独立审计的委托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外部股东掌握独立审计委托权不仅可以提高独立审计的质量,而且可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推行的股权分类表决机制和逐步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为让外部股东掌握独立审计委托权提供了可行性.
摘要:本文综合评述了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不同观点,在此基础上,从会计目标出发,结合我国各个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经济完善程度,对生物资产计量提出了框架性构想.
摘要:本文着重研究泛会计概念下新成本计量模式,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文立足于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泛会计平台,首先论证了泛会计存在的必然性,进而研究基于泛会计下新成本计量模式框架和基本构成要件,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成本计量模式.
摘要:对公允价值的大胆肯定和积极使用,无疑将带来一场新的会计革命.从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来看,公允价值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大有超越历史成本跃升为主要计量属性之势.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发布,是对这一趋势的最佳诠释,标志着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关注已从早期的"是否采用"转变为"如何用好",这将给我国会计界以深刻的启发.本文在对美国新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进行介绍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准则对改进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借鉴意义.
摘要:对公允价值的大胆肯定和积极使用,无疑将带来一场新的会计革命.从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来看,公允价值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大有超越历史成本跃升为主要计量属性之势.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发布,是对这一趋势的最佳诠释,标志着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关注已从早期的“是否采用”转变为“如何用好”,这将给我国会计界以深刻的启发.本文在对美国新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进行介绍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准则对改进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借鉴意义.
摘要:传统财权配置以“资本雇佣劳动”逻辑为依托,体现的是“股东至上”的价值导向.在知识化时代,财务资源已由单一物质资源拓展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顾客资源的集合,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企业的财权应该在股东、员工和顾客之间进行合理配置.由股东、员工和顾客分享企业财权的三维模式,以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调为重点,实现关键利益相关者决策的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相互制约.
摘要:政府是一个公共主体,其职能是化解公共风险,维护公共利益.在我国的预算会计中,隐性债务并未完全得到披露,隐匿着巨大的财政风险.政府会计要提供有用的信息,必须对隐性债务进行核算、披露.
摘要: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内部重要的决策机构,不同董事会特征对自愿信息披露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对董事会特征与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独立董事亲自参加董事会的频率、董事会会议频率等都与自愿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而董事长与CEO是否两职合一、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与自愿信息披露水平相关关系不明显.
摘要:本文从浙江武义县后陈村财务监督个案出发,以财务学、制度经济学与法学为主要分析工具,对后陈村村务(财务)监督委员会组织及其制度进行学理解析,最终提出一般性结论与建议.
摘要:本文对政府公共支出项目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宏观方面,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共同对政府公共支出项目绩效产生影响;在微观领域,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文化的因素都从不同侧面提高或降低着政府公共支出项目的绩效.
摘要:国外的歧视性政府采购理论主要有度量理论、贸易保护理论和降低采购成本理论.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应根据本国国情,进一步完善歧视性政府采购理论研究,摸清我国歧视性政府采购的实际情况,逐步开放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同时对有战略意义的新产业尽量保留歧视性政府采购.
摘要:本文从某一东道国的税收政策对流入该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影响、东道国国内不同地区间的税收差异对FDI在这些地区分布的影响、多个东道国的税收差异与FDI在这些国家间分布的影响三个方面,就国外税收政策对FDI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
摘要:2005年以前,产险公司根据财务制度提存未决赔款准备金,使公司极易通过提存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方式修饰盈余.因此,本文实证分析产险公司财务报表中未决赔款准备金数额与公司运营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揭示公司调整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动机.结果表明,在财务制度规定下,产险公司确实存在故意调整未决赔款准备金数字,以实现扩张盈余修饰空间的目的.
摘要:本文选取2001年-2004年的375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资金占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资金占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增加、控股股东有能力自由选择是支付现金股利还是用其他方式转移上市公司资源时,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就变得更不明显;而组织形式使集团控股股东转移资源的途径多样化,控股股东所控制的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与资金占用率之间的替代关系也同样更不明显.
摘要:通过研究国有上市公司两类民营化改制路径的治理效应与产业重组效应,发现大股东控制权超过现金流权导致的潜在代理冲突并没有随着民营化而得到缓解,甚至在部分民营化公司中更为严重;民营化后的产业重组效应也没有表现出大股东利益与公司利益相一致的激励;在经济后果上部分民营化公司业绩的改善差于完全民营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