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国家审计职责的界定:责任关系的分析

      2011(2).

      摘要 (269) HTML (0) PDF 964.42 K (1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家审计职责的合理确定是审计制度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法治与现代市场经济为国家审计职责确定提供了原则性的框架和先决性的约束条件。基于法治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逻辑,把国家审计置于与之相联系的几种关系中进行审视,通过对五对基本关系的分析探讨国家审计应承担的基本责任,形成了国家审计职责的基本框架,即重构国家审计与政府的责任关系;重释各级国家审计之间的责任关系;重建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的责任关系;重塑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责任关系;重理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责任关系。

    • 会计稳健性运行机制研究

      2011(2).

      摘要 (220) HTML (0) PDF 974.55 K (6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会计稳健性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其运行机制是内外部治理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从制度环境、公司治理与公司特质三个方面对国内外会计稳健性实证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单纯强调会计准则中会计稳健性的变革并不能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稳健性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还需要配套的法律和执行机制。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在与国际趋同的过程中,对会计稳健性的运用要充分考虑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改革国内相关的制度,如法律实施环境、公司治理等。

    • 契约理论视角下的企业税务筹划——基于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契约关系的分析

      2011(2).

      摘要 (200) HTML (0) PDF 893.67 K (9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税务筹划与企业契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由多方契约关系制约并由多方契约力量推动的一种行为。将契约理论应用于税务筹划的分析,系统、辩证地考察企业税务筹划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可以加深对税务筹划动因、条件、效应及其整体性与复杂性的理解,揭示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必须均衡契约各方的利益、制定出多方共赢的策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地实现税务筹划的目标。

    • 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评价研究——基于多层次灰色模糊评判法的分析

      2011(2).

      摘要 (229) HTML (0) PDF 1.11 M (15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公共工程投资绩效的审计评价是一个多因素综合的过程。以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的基本特征为出发点,构建公共工程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引入专家可信度的非线性优化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所占权重,综合运用多层次灰色模糊评判方法对公共工程投资绩效进行全面审计评价,既拓展了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也是“一揽子计划”中财政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在理论上的新尝试。

    • 绩效审计实施瓶颈、技术支撑与治理机制研究

      2011(2).

      摘要 (259) HTML (0) PDF 1.05 M (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旧世纪之交的公共管理改革呈现出以绩效为重心的演进趋势,绩效审计广泛活跃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之中,并逐渐成为全球政府审计的一种潮流和发展方向。基于理论研究现状薄弱与审计报告结果缺陷,解析转型期绩效审计实施瓶颈,进而研究绩效审计技术支撑与治理机制,将有利于渐进式改革的有序推进。

    • 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身份与审计师选择——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11(2).

      摘要 (261) HTML (0) PDF 917.90 K (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身份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审计师选择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以2006年—2009年在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身份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实际控制人具有政治身份的民营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十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且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身份级别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十大”会计师事务所。

    • 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经验研究

      2011(2).

      摘要 (162) HTML (0) PDF 941.63 K (5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注册会计师是否因财务方面存在可能导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的事项或情况对上市公司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作为审计独立性的衡量指标,分别从签字注册会计师任期与会计师事务所任期两个角度具体考察了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无论是注册会计师任期,还是事务所任期,审计任期越长,审计独立性就越低。这为我国已实施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政策的合理性提供了经验支持。

    • 经济后果观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基于三大上市银行2001年—2008年年报的思考

      2011(2).

      摘要 (190) HTML (0) PDF 901.70 K (6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济后果是信息和信息披露的固有属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对该信息的规范者、提供者与使用者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信息规范者应以投资者利益保护为导向,出台相关披露制度;上市公司应明确披露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是对投资者负责任的一种行为,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投资者会根据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质量来调整要求的资本成本,促成公司之间的竞争;市场监管者应重点关注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方面的质量特征,进行实质性监管。

    • 股权结构与财务重述研究

      2011(2).

      摘要 (156) HTML (0) PDF 949.12 K (9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5年—2009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补充与更正报告中出现“会计差错更正”项目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财务重述为因变量,采用配对样本分析方法考察了股权结构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越低;国有股比例越高,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越高;流通股比例越高,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越低;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财务重述之间呈U型关系;而法人股以及机构投资者抑制财务重述的作用不明显。研究拓展了财务重述的内容,为监管部门防范财务重述、改进股权结构以及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 公司交叉持股的会计问题研究

      2011(2).

      摘要 (146) HTML (0) PDF 918.08 K (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金融危机引发了投资者对交叉持股现象的关注,但学术界对交叉持股会计问题的讨论还没有深入。财务报告改进的基本目标是着眼于用户需求,将企业价值的未来估计包含在今天的财务报告中。公司交叉持股对公司价值、财务影响及改进的模型表明,如果资产重估增值计入公司利润,则公司价值将出现虚假增长,股市泡沫将无法避免。改进的基本方法是将资产重估增值计入公司资本变动而非损益变动,从而使股东权益更好地反映股票价值。此时,理论分析表明托宾Q将趋近于1,从而真正实现企业价值报告革命。

    • 不同管理形态企业的会计师与独立董事功能

      2011(2).

      摘要 (140) HTML (0) PDF 1.50 M (6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模型分析了当不同管理形态的公司需要增资时会计师的审计及独立董事的监督功能。研究结果显示,经理人经营时,独立董事较易维持独立性;建立及落实公司治理,会计师及独立董事皆能降低投资人与企业家或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故会计师的审计功能与独立董事的监督功能具有替代关系;企业家期中增资后持股比率高于期初持股比率,且会计师及独立董事较高的报酬是企业家选择对投资人不利的投资方案的信号。

    • 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测度——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1(2).

      摘要 (119) HTML (0) PDF 919.46 K (3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非常显著,但随着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带来的环境效应也十分明显。以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造成环境污染的程度有较大差异。从统计上看,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管制力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中西部地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额随着环境管制力度的增强而显著减少。

    • 品牌集中度及其度量模型研究

      2011(2).

      摘要 (126) HTML (0) PDF 952.61 K (1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市场集中度是描述市场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它是从厂商角度对市场份额、业务规模等经济指标进行度量的,但它是一种静态指标,无法揭示不同品牌定位的厂商策略行为以及市场结构的动态演变。在引入品牌因素构建简单的品牌集中度模型及从消费者选择角度对市场结构的特征和演变进行分析后发现,厂商的市场份额与品牌需求强度系数呈同方向变动,与品型需求系数呈同方向变动,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与品牌信用度呈同方向变动;而且品牌信用度愈大,品牌集中度也愈高。中国电冰箱行业的市场结构特征和演进的实证分析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力。

    • 信贷合约内部机理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2011(2).

      摘要 (183) HTML (0) PDF 925.58 K (6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信号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关系型信贷理论以及债务代理成本理论等信贷合约相关理论为基础,围绕信贷合约的内生变量利率、担保和期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信贷合约的关键外生变量,提出了若干核心理论假设;在考虑信贷合约要素利率、担保和期限内生性的情况下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同时对结构方程模型解的识别进行了验证,并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理论求解。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