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
摘要:审计需求是影响审计市场乃至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审计需求的异化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的特定时期或特定范围内显著存在,是高质量审计需求缺乏的表现。这种现象可分为审计需求的低质量偏好、审计需求的无所谓态度、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三种。诱导审计需求产生异化的制度原因是股权表决中“资本多数决”原则实质性剥夺了中小股东的监督权;国有企业和政府存在难以割舍的荣辱与共的关系;新股发行资格的行政管制以及对虚假陈述的法律惩戒不足。抑制审计需求异化的制度改革主要是通过建立分类表决机制等确保外部股东的监督权,进一步阻隔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产权联系,实行登记制等市场化的新股发行制度,通过集团诉讼等提高投资者参与虚假陈述法律诉讼的热情。
2011(4).
摘要:中国近代审计制度并不是本土文明发展的结果,而是西方审计制度的影响与移植的产物。近代审计制度的建立使中国审计初步走上了法制化、专业化的道路,对保障财政的正常运转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整个民国时期,移植来的审计制度由于受到民主基础薄弱、军阀强权以及配套和投入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未充分发挥效用。这段历史对当前中国政府审计的发展不失借鉴作用。
2011(4).
摘要:以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分析审计行为中存在的机会主义倾向对于审计意见的作用机制,采用深交所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经营风险越小的上市公司越容易获得清洁的审计意见。原本应该反映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审计意见似乎成了财务业绩评价的标准,这说明审计行为中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在方法上引入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拓展审计研究的思路,并在理论上进一步升华我们对于审计行为的认识。
2011(4).
摘要:1990年以来,随着环境保护观念的不断深入,环境审计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也大量涌现。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与主体,公司环境审计政策选择与成本效益,规则与立法,程序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和相关实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1(4).
摘要: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必须得到会计师事务所的“配合”才有可能顺利实施,而与之“配合”的审计师因承担更高的审计风险,必以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作为补偿。实证研究表明,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量越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规模越有利于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审计任期过长不利于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量越大,就越倾向于选择非国际“四大”和国内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即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是上市公司的选择目标,因盈余管理进行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支付了更高水平的审计费用。
2011(4).
摘要:审计可以被视为解决公司代理问题的一种监控机制,是一项能够约束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制度安排。以我国2004年—2008年只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控制样本自选择偏误的基础上,检验审计质量、投资机会和可操控性应计的关系后发现:高投资机会公司的股东为监督公司的管理者有动机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同时,投资机会越大的公司,其可操控性应计越高,即高投资机会公司的注册会计师面临着更高的审计风险;而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和被诉讼的风险,也有动机提高自身的审计质量,从而遏制被审单位的可操控性应计。
2011(4).
摘要:采用XBRL技术,以现有ERP系统资源为基础,通过数据转换模块将会计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整合,以提供反倾销应诉者需求的会计举证资料。这些资料可以追溯其来源,动态再现相关的明细数据,更适合成本的追溯。这一做法解决了ERP系统与会计举证资料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转换和有效传递,实现了会计数据与相关业务数据的“同源”管理和“分流”使用。
2011(4).
摘要:选取2001年—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会计稳健性与公司资本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而考察会计稳健性的治理价值。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资本投资无效率水平以及投资过度(不足)都显著负相关,这对我国上市公司而言,会计稳健性水平有助于缓解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行为,进而改善公司的资本投资效率。
2011(4).
摘要:近年来日趋频繁的盈余重述受到了投资者、学术界及监管当局的广泛关注,探究盈余重述发生的深层次动因成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以高报盈余的重述公司为对象,通过分析盈余重述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后发现,与非重述公司相比,高报盈余的重述公司在财务报告发生错误的年度经营现金流较低,生产成本较高。这说明重述公司利用真实经济活动正向调整了盈余,盈余重述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以前年度的盈余管理行为。
2011(4).
摘要:要求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进行监管政策的出台,创造了基于关联交易研究独立董事监督职能的机会。基于此,在研究独立董事独立性对公司异常关联销售和公司价值的影响后发现,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提高有助于抑制异常关联销售的发生。《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颁布以后,异常关联销售的比率降低,且更为“干净”。独立董事独立性对异常关联销售的抑制不仅是政策作用的直接结果,而且确实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2011(4).
摘要:深入探讨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利用1990年—2009年统计数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等对碳排放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量影响不显著;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正向影响因素,且其贡献率也最大;能源强度变动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负向影响因素,其对碳排放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011(4).
摘要:在研究国内外金融结构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两方面特性,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金融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业经营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更具有防范系统风险的作用,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在监管缺失下更容易发生危机。因此,展开金融业竞争、加强法制、在合理监管体制下促进金融创新和提高金融体系运作效率是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结构的内在要求。
2011(4).
摘要:随着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愈发明显。为此,基于产业互动视角下研究生产者服务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研究表明,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呈现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化和制造业服务外包能够更好地带动各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