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0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经济与金融危机
    艾哈迈德·艾尔·麦道依[徐菲,丁悦(译)]
    2011(6).
    [摘要](740) [HTML](0) [PDF 1.03 M](3178)
    摘要:
    在回顾此次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基础上,总结公共部门为遏制经济与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介绍各国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为了确保经济的持续复苏,在经济体框架中可能采用的新规则和新机制;论述经济与金融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进行的一些深度改革。
    2  批判性思维与审计专业判断
    蔡春,朱荣,谢柳芳
    2011(6).
    [摘要](697) [HTML](0) [PDF 1.09 M](2800)
    摘要:
    审计专业判断能力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批判性思维在提升审计师专业判断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批判性思维及审计专业判断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简要述评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审计与批判性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审计师批判性思维的塑造以及批判性思维在提升审计师专业判断能力中的具体运用。
    3  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视角的国家审计战略转型——兼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下的审计规制
    尹平
    2011(6).
    [摘要](764) [HTML](0) [PDF 858.62 K](5403)
    摘要: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可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动生成和瞬间完成,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经常出现失灵。治理市场失灵的方式是政府规制,而防治政府失灵的重要手段则是审计规制。审计规制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广阔的活动领域和独特的作用方式。要充分释放国家审计内聚能量,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速国家审计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战略转型,完成盘整现有资源、深化精品与发展特色、调整工作布局、优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改进技术方法、提高人员素质、提升管理水平、创新审计理论与教育等多重变革。
    4  国家审计风险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戚振东
    2011(6).
    [摘要](600) [HTML](0) [PDF 689.92 K](4563)
    摘要:
    审计风险模型是指导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理论分析出发点。国家审计风险与社会审计风险存在实质性差异。国家审计风险具有风险评估外在压力不足、经济业务活动微观查处责任等特征。从舞弊动因出发,国家审计风险由错误风险、舞弊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应用国家审计风险模型,审计人员应在分析建设项目参与各方舞弊可能性的基础上,从审计成本、审计效率的综合角度考虑确定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
    5  审计意见与债务期限约束——来自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经验证据
    江金锁
    2011(6).
    [摘要](774) [HTML](0) [PDF 712.63 K](1204)
    摘要:
    中国上市家族企业存在债务期限过短的融资约束问题。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是否对企业债务期限融资约束产生影响呢?以2003年—2008年的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对此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发现,较之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所获得的银行借款期限较长;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标准审计意见更能缓解家族企业债务期限的约束。研究结论证实了信号传递理论。
    6  审计伦理测量及中美大学会计专业学生审计伦理水平的比较
    苏文兵,周齐武,丹蒙·弗莱明,王兵
    2011(6).
    [摘要](685) [HTML](0) [PDF 941.04 K](1485)
    摘要:
    采用一种基于审计案例的测量工具,首次实证调查和测试中国会计专业学生的审计伦理水平。结果发现,中国大陆地区大二、大三和大四会计专业学生在审计伦理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总体水平比美国和中国台湾的大四会计专业学生低一些,而中国台湾学生与美国学生没有显著差异,这应引起中国大陆会计教育界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关注。
    7  公民友好型绩效预算改革路径研究
    贾云洁
    2011(6).
    [摘要](746) [HTML](0) [PDF 1.12 M](3915)
    摘要:
    价值定位是决定公共预算改革路径的重要取向。脱离公民需求的绩效预算改革,因缺乏公众施压这一外部制度环境,难以形成公共部门自我绩效改进的激励机制,致使预算资金的配置使用缺少公民需求偏好的有效表达,影响了我国预算改革的实施效果。公民友好型绩效预算应成为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正确价值取向。因此,应从完善预算审批制度、建立声音表达和救济制度、实施预算信息公开和获取制度、推行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制度和施行反技术主义的预算报表信息形式等方面来设计我国预算改革的路径,以期能从预算的法制化层面保障预算改革目标的实现。
    8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长期业绩实证研究
    耿建新,吕跃金 ,邹小平
    2011(6).
    [摘要](1089) [HTML](0) [PDF 854.92 K](1218)
    摘要:
    考察公司定向增发后的长期回报率业绩和长期经营业绩后发现,经市场调整、行业调整和规模调整的定向增发公司长期经营业绩和长期回报率均呈现下滑态势;长期回报率下滑并不是市场对定向增发公告时市场过度反应的修正,而是投资者对成长机会不确定的投资项目过分乐观,定向增发后公司并没有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投资者对公司预期盈利能力失望的结果。
    9  企业破产重组收益的性质及确认
    栾甫贵 ,张建军
    2011(6).
    [摘要](684) [HTML](0) [PDF 649.82 K](7068)
    摘要:
    破产重整是我国修订后的《企业破产法》中新增加的一类破产案件。如何确认和计量企业破产重组收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理论问题和实务问题。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探讨企业破产重组收益的经济实质、经济后果以及股东缩股的计量、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等问题,可以为我国企业破产重组收益的会计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10  赊销战略与债权资产结构趋减之谜
    屈耀辉
    2011(6).
    [摘要](809) [HTML](0) [PDF 1.10 M](1739)
    摘要:
    借助Tobit模型和Interval模型对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1990年—2009年非平行面板数据进行双重实证分析后发现,省域经济景气、公司年龄、额外借贷成本、竞争优势、金融发展、法治秩序等都是影响上市公司赊销战略实施的稳健显著因素,而且除了竞争优势外,其他因素近20年来都促使债权资产结构朝着减少的趋势变化。此外,20年来上市公司赊销战略萎缩的同时赊购战略却呈扩张趋势,这可能源于上市公司低的合同执行技术和充足的流动性。
    11  论法务会计证据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刘爱龙
    2011(6).
    [摘要](740) [HTML](0) [PDF 832.94 K](2336)
    摘要:
    法务会计是法学和会计学学科交叉的产物,是国内高等教育最近涌现的新兴学科。法务会计证据学既是法务会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法律证据学的新兴分支学科。从法务会计证据的自身特点和法务会计证据学的学科交叉性出发,我们可以把法务会计证据学的研究对象定位为法务会计证据产生、确立全过程的相关法律规范以及在诉讼、非诉讼法律事务处理过程中运用法务会计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或其他法律事实的规律、方法和规则。在此基础上,法务会计证据学相应形成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三种研究方法。
    12  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变化的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金颖
    2011(6).
    [摘要](737) [HTML](0) [PDF 657.26 K](4439)
    摘要:
    以2004年—2009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技术竞争力三个方面分别考察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后发现,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相对不足,缺乏连续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及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反映绩效的部分指标相关,滞后效果不明显;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对研发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不大。
    13  两岸贸易对台湾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80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李非,蒋含明
    2011(6).
    [摘要](723) [HTML](0) [PDF 1015.14 K](8483)
    摘要:
    运用1980年—2010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在回顾两岸经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两岸贸易对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系统地运用协整理论对两岸贸易与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岸贸易与台湾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两者之间显现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相互的影响程度不同。台湾地区经济增长对两岸贸易增长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而两岸贸易增长对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却十分显著。
    14  政府干预、行业特征与并购价值创造——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刘星,吴雪姣
    2011(6).
    [摘要](754) [HTML](0) [PDF 1.09 M](1027)
    摘要:
    立足于2006年中央国资委首次明确国有资本将实施行业战略控制的现实背景,实证考察了政府干预、行业特征与国企并购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就盈利企业而言,地方政府干预对并购价值创造形成“掏空之手”;就亏损企业而言,地方政府干预对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不显著;与处于战略行业的国有企业相比较,非战略行业的国企并购价值创造较大,而在战略行业中,处于绝对控制的战略行业的国有企业并购价值创造更大;实施并购的地方国企的行业特征会对政府干预与并购价值创造的相关关系产生调节效应。
    15  我国个人所得税微观税收负担实证分析
    欧阳华生,樊轶侠,郑安
    2011(6).
    [摘要](661) [HTML](0) [PDF 910.19 K](2744)
    摘要:
    随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不断完善,其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工资薪金所得征税,关系着所有工薪阶层的利益。通过计算和分析对我国纳税人样本的个税负担后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总体上能够体现公平原则,不同纳税人个税负担的差异主要是由劳动报酬或收入水平的差异所导致的,但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调节作用存在 “逆向调节”倾向,且免征额提高所产生的减税效应总体也不显著。在当前我国税收制度框架下,降低工资薪金的个税负担仍然是工薪阶层直接受益的重要方式,因而需要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进行改革,消除当前存在的“逆向调节”效应。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