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0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审计本质特征的理论解析

      2012(6). CSTR:

      摘要 (734) HTML (0) PDF 576.45 K (36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持零嵌入性与嵌入性的立场分析,审计不仅是对非完备性委托代理契约进行弥补的产物,也是审计方通过供给来满足委托方、受托方共同需求的商品。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解析单向传统三方审计关系可得出以下结论,即只有具有边际收益递减性的审计契约制度才能维护与实现审计本质特征,并可基于审计契约制度特征构建双向现代四方审计关系的审计模式,从博弈论视角解析确保审计本质特征得以展现的审计费用测算与其均衡结果。

    • 我国国家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2—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2012(6). CSTR:

      摘要 (533) HTML (0) PDF 575.42 K (17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家审计质量可以从揭示功能和抵御功能两个角度来解读。在充分考虑审计需求和审计供给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2002—2007年30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从国家审计质量链条的角度,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我国国家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我国国家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国家审计质量的对策建议。

    • 国家治理、问责机制和国家审计

      2012(6). CSTR:

      摘要 (413) HTML (0) PDF 509.73 K (17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沿着国家治理整体构造、问责机制到国家审计这一逻辑路径,探究国家审计的本质,并解释国家审计差异化的原因。国家治理基本构造可分为四个层次,国家审计本质上属于经济问责,问责对象是政府治理系统中的任务确定及资源配置子系统。在经济问责系统中,国家审计的基本功能是经济问责信息保障机制,由于各国的国家治理整体构造和问责机制不同,因而出现不同国家的审计差异。

    • 承销商声誉、审计独立性与审计师选择

      2012(6). CSTR:

      摘要 (534) HTML (0) PDF 408.89 K (11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审计师选择一直都是审计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研究IPO公司的承销商声誉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讨审计独立性的提高是否会影响承销商声誉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影响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IPO公司的承销商声誉越高,越倾向于选择代表高审计质量的“十大”审计师,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越高,越倾向于选择代表高审计质量的“十大”审计师,非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审计师选择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审计独立性的提高,既削弱了承销商声誉与高质量审计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削弱了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高质量审计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没有对非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监管部门、企业管理者以及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 政府预算变革与政府预算执行审计战略转型——基于国家治理视角

      2012(6). CSTR:

      摘要 (582) HTML (0) PDF 11.00 M (1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政府预算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国家治理理念推动政府预算朝着规范、透明、绩效、民主的方向变革。国家治理离不开审计监督,预算执行审计要适应政府预算变革的形势,以改革的思维进行战略转型,从而顺应政府预算规范、透明、绩效、民主的变革发展需要。对预算执行审计在审计范围、层次上重新作出战略定位,并以预算绩效审计为战略重点,积极推动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建立审计结果公开制度,是预算执行审计战略转型的重要思路。

    • 审计委员会的功能缺失与公司财务报告违规——基于五粮业的案例研究

      2012(6). CSTR:

      摘要 (548) HTML (0) PDF 427.70 K (3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审计委员会制度对于财务报告质量的保障作用已经得到公司监管层和学术界的重视,而公司财务报告违规与审计委员会的关系研究也有一定的经验证据支持。选择五粮液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分析审计委员会功能的缺失对公司财务报告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五粮液公司所存在的审计质量问题、股权结构问题和治理机制缺陷使其无法免疫于违规问题的产生,审计委员会的滞后建立和功能抑制使公司不能免疫于信息披露违规。

    • 场外市场剩余收益的信息含量

      2012(6). CSTR:

      摘要 (523) HTML (0) PDF 798.84 K (1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剩余收益能体现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然而在场外市场现实环境中,剩余收益对投资决策的作用往往被忽视。提出适用于场外交易主体市场(新三板)使用的每股剩余收益RIPS计算方法,并通过经验研究表明总体样本的RIPS具有信息含量。分期样本检验中,2009年RIPS还不具备有效的信息含量,2010年RIPS具有信息含量。并且,通过RIPS与EPS的信息含量比对,发现RIPS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并不逊于EPS,具有同等参考价值。

    • 机构持股、信息质量与应计异象

      2012(6). CSTR:

      摘要 (907) HTML (0) PDF 506.32 K (2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4至2008年A股盈利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非线性Minshkin检验方法以及线性多元回归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应计异象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并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减缓应计异象。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总体上存在显著的应计异象,并且机构投资者能够起到减缓应计异象的作用。随后,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对机构投资者减缓应计异象的影响,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机构投资者对应计利润更准确定价,进一步消减应计异象。

    • 股权激励报酬契约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

      2012(6). CSTR:

      摘要 (455) HTML (0) PDF 411.56 K (1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股权激励报酬契约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盈余质量特征会影响管理者持股和股权激励报酬契约的选择,反之,管理者持股和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也会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研究发现:盈余质量可靠性和及时性较低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授予管理者较多的股权;管理者持股对盈余及时性产生正向影响;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盈余可靠性质量明显降低。

    • 多元化经营、财务杠杆与过度投资

      2012(6). CSTR:

      摘要 (589) HTML (0) PDF 510.06 K (17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背景,从公司过度投资的视角对财务杠杆的治理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2004-2009年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多元化经营对财务杠杆抑制企业过度投资治理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财务杠杆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多元化经营会削弱这种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财务杠杆由于抑制过度投资,对公司绩效起到了正面的影响。而多元化经营同样会弱化财务杠杆对公司绩效的正面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对于理解我国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治理效应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会降低公司经营业绩提供了新的证据。

    • 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信息错报风险与个人投资的信息可靠性感知

      2012(6). CSTR:

      摘要 (447) HTML (0) PDF 447.43 K (12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不同主体关于内部控制的有效评价意见、信息错报风险对个体投资者感知财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信息错报风险高的情况下,有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时,个体投资者感知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最高,有独立董事意见时次之,只有企业自我评价意见时最低;在信息错报风险低时,个体投资者的感知在以上三种主体意见之间没有差异;个体投资者对财务信息可靠性的感知“中介”了不同评价主体的内部控制评价意见与投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 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脱钩关系研究

      2012(6). CSTR:

      摘要 (482) HTML (0) PDF 542.92 K (14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危机进一步加深,“经济-能源-环境”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为此利用Tapio模型分析我国2000—2010年间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并构造因果链将脱钩指标分解为节能脱钩指标和减排脱钩指标。研究表明:无论是就全国范围还是各区域而言,总脱钩指标和节能脱钩指标的变化均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且后者是前者变化的主要原因。在2000—2010年间的大部分年份内,总脱钩指标位于0和1之间,处于弱脱钩状态;就横向比较而言,总脱钩指标和节能脱钩指标的数值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但减排脱钩指标的分布无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且在时间维度上也无显著的变化。

    • 风险导向的企业生态内部控制系统研究

      2012(6). CSTR:

      摘要 (464) HTML (0) PDF 580.75 K (15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内外连续爆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失控事件,诱发了对重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迫切要求。为此通过分析国内外企业内部控制发展过程及回顾有关研究文献,在充分考虑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ERM的要求,引入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企业生态内部控制系统的结构框架,并依据系统运行的需要,对各子系统构成进行深入研究,以满足系统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功能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