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中国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实践和世界国家审计发展经验,在理论界首次提出并界定了一个新的审计概念——“立法审计”。重点对“立法审计”的概念、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建立“立法审计”或许是创新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的一个制度安排,更可能是未来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突破口;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当人大掌握并不断强化其预算监督权时,“立法审计”有可能得以建立。
摘要:政府职能转变引发了政府责任审计目标的多元化和审计职能转型,这种转型是社会实践的需求,也是审计运行过程中必然的结果。政府责任审计应该定位于服务型政府审计目标之下。为此,以政府责任审计及委托关系重构为基础,构建目标视角下的政府责任审计理论框架,并结合现实中政府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政府责任审计目标、体系、实现机制以及调整政府组织结构、理顺政府服务职能的建议。
摘要:近年来,随着政府投资项目的增加,跟踪审计越发重要。首先讨论跟踪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然后基于这一框架,借鉴人体免疫系统的思想,构建跟踪审计的实践理论——跟踪审计的三道“免疫防线”;三道防线包括被审计单位自查和反向监督、审计机关普查和审计机关专查。最后,以广州市审计局的一个跟踪审计项目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发现三道防线理论在实务中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摘要:媒体监督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关于媒体监督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这一论题的研究还不多见。以2001年到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对媒体监督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审计师的意见决策进行实证考察。结果发现,媒体对上市公司负面报道越多,审计师对其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机制并不能加强这一结论;当年财经媒体对上市公司负面报道越多,审计师
摘要:内部审计外包需要明确外包的具体内容,层次分析法适合运用于内部审计外包内容的选择决策。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决策方法,它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实践经验导入模型,并进行量化处理,体现了决策中分析、判断、综合的基本特征。通过建立层次模型,将内部审计外包内容决策统一到一个模型中,从而解决多因素分析时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为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外包内容的选择提供一些依据。
摘要:内部审计绩效是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组织绩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创造性地依据耦合理论,借助于平衡积分卡设计出内部审计绩效评估模型,并利用某通讯公司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该内部审计绩效评估模型设计,结合当前现实问题判断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促使内部审计从无序走向有序。
摘要:市盈率与市净率都是投资者评估资本市场中股票质量和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理解这两个指标的经济实质和计算要求很有意义。依据2005年至2012年3月在沪市A股上市的100多家公司有关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新股发行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整体水平以及行业特点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就个股发行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为基础,还将两者与新股发行首日表现的相关数据相结合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求对两者的作用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摘要:以2007—2010年711个披露开发支出的公司为样本,考察我国公司R&D支出资本化动机及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经济后果。将资本化R&D支出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形成当年无形资产的R&D支出,二是形成年末开发支出的R&D支出。研究发现,前者显著提升了公司市场价值,并拉动了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是真实信号传递;后者则为名义上的R&D资产,扮演了盈余管理的角色,与操控性应计水平显著正相关,降低了盈余质量。
摘要:推动国有资本调整和实施EVA考核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引导中央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制度安排,关系到提升国有企业效率、推动国有经济改革的大局。本文以2007—2010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两个角度研究了国有资本调整对EVA的影响,探讨了两者的制度效应。研究表明:在重要领域提高国有资本集中度、实现绝对控制与EVA考核制度效应不同,存在制度冲突;在一般领域国有资本保持必要影响力与EVA考核制度效应相同,不存在制度冲突。在此基础上对改进EVA考核、完善中央企业治理结构提出政策建议,以
摘要:通过分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特征、政府补助对会计稳健性的综合影响发现:政府补助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干预市场的直接手段,降低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尤其是在负债率较高、成长性较好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政府补助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较强。而在业绩较好、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基于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避免政治成本及监管成本等动机,政府补助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稳健性水平的影响下降,使得公司稳健性水平相对提高。
摘要:中国正式引入定向增发为可选择的再融资方式之后,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便更多地转向定向增发。为此,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信息不对称和上市公司控制权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并解释上市公司对于证监会引入定向增发作为可选再融资方式的各种反应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信息不对称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选择;但是股东控制权考虑对定向增发偏好具有重要影响。
摘要: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缺乏产权保护和政府行政壁垒较高的背景下,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获取政治身份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潜在政治晋升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公司高管的政治激励是有效的,潜在的晋升机会与公司的绩效之间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高管的政治经历与民营上市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而政府干预不利于公司绩效;民营上市公司的绩效显著影响高管的政治晋升,且曾在政府部门任职的高管具有明显的政治晋升优势,政府对公司的干预阻碍了高管晋升。
摘要:逆周期资本监管尽管能从资本缓冲、风险资产计量两个层面遏制信贷顺周期,但由于经济周期难以被准确预测,使得在逆周期资本缓冲积累和释放的时机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逆周期资本监管未能考虑资本及拨备计提实际是在利润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资本监管只有连同外部市场约束和完善的内部公司治理才能有效抑制信贷顺周期及其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