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国养老年金市场未来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2013—2023年

      2013(5).

      摘要 (1284) HTML (0) PDF 674.83 K (33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迫切需要养老年金市场的健康发展,然而目前年金市场的发展却步履维艰,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关于养老年金市场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严重缺失。为此,在分析国际及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与改革的未来取向以及年金市场发展几个必要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性战略分析方法设计了未来十年中国年金市场三个发展阶段中的五大战略,即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柱调整战略、税制改革战略、监管优化战略、技术革新战略和产品优化战略。这些战略的分步实施将为中国养老年金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 基于管理控制的治理导向国家审计理论与模式研究

      2013(5).

      摘要 (840) HTML (0) PDF 691.43 K (1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1年,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国家治理论”,并要求国家审计成为国家治理的中坚力量。然而当前的国家审计对传统查账监督审计模式具有路径依赖,国家审计的治理服务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受西方管理控制在政府治理中应用的启示,以管理控制的思想,结合治理导向国家审计的性质与特征,构建基于管理控制的治理导向国家审计,并探讨相应的实现模式,以期能够为有效实现国家审计的国家治理服务职能提供新的思路。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影响因素研究

      2013(5).

      摘要 (1249) HTML (0) PDF 631.77 K (39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内部控制指数弥补了内部控制评价定量化的空白,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行业或区域排名的直接反映,它能为企业强化自身内部控制管理、投资者规避风险、主管机构进行监管提供决策依据。以东北三省104家上市公司2009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内部控制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部控制指数与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薪酬前三名董事薪酬总额显著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改变这些影响因素就能达到提高内部控制指数的目的。

    • 论领导者权力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2013(5).

      摘要 (623) HTML (0) PDF 559.75 K (2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领导者权力及其运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除领导者的强制权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不显著负相关外,领导者的奖赏权、合法权、专家权和崇拜权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过程中,领导者对强制权的运用应当适度,对奖赏权、合法权、专家权和崇拜权的运用应尽可能充分。

    • 经济依赖、声誉效应与审计质量——以会计师事务所分所为分析单位的实证研究

      2013(5).

      摘要 (721) HTML (0) PDF 623.09 K (19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相对独立的决策单元,分所的特征和执业行为对于审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数据,以业绩调整的异常应计项目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以会计师事务所分所为分析单位,检验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以及事务所声誉效应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事务所分所的审计师对于重要性程度排序在前25%的大客户,更容易纵容客户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尤其是旨在调增盈余的操纵行为,但这一现象仅存在于非四大事务所中。

    • 发审委社会资本影响审计需求和审计收费吗?——来自中小板IPO的实证证据

      2013(5).

      摘要 (998) HTML (0) PDF 637.56 K (20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中小板开板至2010年12月31日止参加过会审核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对事务所发审委社会资本的需求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审计收费溢价差异。实证结果发现,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有发审委社会资本的审计师,而国有企业对审计师的发审委社会资本没有特别的偏好。此外,当民营企业选择有发审委社会资本的审计师时,需要为审计师的社会资本支付10%左右的审计收费溢价;而国有企业组中,发审委社会资本不能为审计师带来审计收费溢价。

    •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股票流动性变化

      2013(5).

      摘要 (746) HTML (0) PDF 607.68 K (10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别对2010年、2011年定向增发前后一年的股票流动性和股权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定向增发之后股票流动性显著下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明显增加。然后就股权结构变化对股票流动性变化进行截面回归分析后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票流动性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股票流动性正相关;股权制衡度、管理者持股比例与股票流动性没有显著关系。

    • 股权激励导致过度投资吗?——来自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13(5).

      摘要 (890) HTML (0) PDF 651.48 K (40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57家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2011年财务数据为样本,检验实行股权激励计划能否减少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以及能否显著地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研究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对来说更容易出现过度投资行为,其过度投资比例与自由现金流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后并没有显著降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

    • 农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完善研究

      2013(5).

      摘要 (728) HTML (0) PDF 583.13 K (16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土地征收补偿成为地方政府“与民争利”的主要难题,严重影响农民生存、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极不完善。法务会计使命在于维护主体财产安全、保值与增值,具有防范舞弊、计量损失、诉讼支持、专家证人、治理侵占等特定功能,致力于反舞弊、反假账、反侵占、反腐败,对防控农民土地征收补偿舞弊、被非法侵占和农民合法权益诉讼救济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成为维护农民土地征收补偿合法权益的重要工具。

    •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人力资源重心空间变动比较

      2013(5).

      摘要 (794) HTML (0) PDF 733.39 K (2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重心模型计算和研究了1995—2011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的空间轨迹变动,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相对不均,尤其是东西横向失衡较突出,人力资源区域配置同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变动趋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配置影响显著,产业层次越高、越集聚引致人才的层次也越高、越集聚。因此,提出应提高西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来协调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格局,从而形成合理的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产业升级等相关策略。

    • 投资者情绪对金融脱媒的阈值协整效应研究——基于中国不同经济周期的数据验证

      2013(5).

      摘要 (876) HTML (0) PDF 790.48 K (14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非市场因素与金融脱媒的关系对于完善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投资者情绪指数这一非市场因素指标,在不同的经济周期背景下建立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和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定量分析了投资者情绪与金融脱媒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金融脱媒程度不同,但整体呈深化趋势;投资者情绪对金融脱媒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与金融脱媒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且该均衡关系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 垂直分工演变、价值链重构与“低端锁定”突破——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视角

      2013(5).

      摘要 (724) HTML (0) PDF 623.12 K (26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垂直分工演进的全球价值链是当前国际产业组织的典型模式。在借鉴Hay和Morris两阶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垂直分工的动态演进规律,对垂直分工演变、价值链重构与“低端锁定”突破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知识、技术要素的投入有助于改善南北贸易收益不平衡的现状;提升知识要素投入量,可以削弱跨国领航企业自上而下的绝对优势地位,从而提升后发工业国的国际分工收益,达到“低端锁定”突破的目标。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