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2014年《审计与经济研究》第4期封面与目录

      2014(4).

      摘要 (645) HTML (0) PDF 3.71 M (7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刘家义审计长就“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关系提出新观点

      2014(4).

      摘要 (769) HTML (0) PDF 1.63 M (1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刘家义审计长就国家审计定位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他对南京审计学院就此专题开展的集中研究和研究成果表示感谢,认为南京审计学院的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跨学科研究对审计实务是个很好的提示,一批年轻学者得到了成长。  刘家义审计长从对一系列问题思考的“花絮”出发,强调要追本溯源,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家审计的科学定位问题。他指出,我们提出了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重要命题,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深化改革后,需要对此进行“破题”。他希望学术界认真思考:国家审计是生产力范畴还是生产关系范畴?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是工具还是制度安排?是经济范畴还是政治范畴?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保障,有效发挥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预防、揭露、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是捍卫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促进政令畅通和廉洁高效、推动民主法治和公开透明、促进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  刘家义审计长希望,南京审计学院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既可以切块研究,更可以整合起来研究,大家各有所长。“希望你们对中国审计理论的完善构造、制度的不断创新提出你们的理论。实践发展得快,更需要理论的支撑与指引。”

    • 基于海外投资商与东道国动态博弈的税收风险研究

      2014(4).

      摘要 (729) HTML (0) PDF 801.64 K (14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外投资商遭受的东道国税收风险对投资成败具有关键影响作用,如何更好地规避税收风险,实现海外投资收益最大化,是投资者面临的难题。在综合考虑海外投资商对东道国本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基础上,构建海外投资商与东道国之间的动态博弈框架,分析海外投资商与东道国的策略互动,寻求海外投资商应对税收风险的最优投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政府通常会给予海外投资商特定免税期,不过达到稳定状态后,均衡税率和海外投资商的资本存量会受技术溢出影响。

    • 社会转型与国家审计的治理功用:基于嵌入理论的视角

      2014(4).

      摘要 (947) HTML (0) PDF 754.10 K (23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波兰尼的嵌入理论,分析在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经济脱嵌社会”导致的社会自发保护问题,通过国家审计视角,阐明国家审计在促进平等和保障安全中发挥的作用、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和措施,从而丰富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方面的研究。

    • 制度环境、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

      2014(4).

      摘要 (943) HTML (0) PDF 704.63 K (22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使用2008—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及外部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全样本中,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审计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并未改善审计质量,而且外部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按照外部制度环境分组检验的结果发现,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说明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可以减弱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

    • 重大资产重组、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师变更

      2014(4).

      摘要 (688) HTML (0) PDF 783.69 K (19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建立审计成本模型,分析重大资产重组引发的审计师变更行为。以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重大资产重组、审计师行业专长和产权性质的共同作用对审计师变更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可能性更高;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抑制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变更行为;审计师行业专长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

    • 内部控制、高管权力与审计费用——基于2009—2012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

      2014(4).

      摘要 (682) HTML (0) PDF 13.89 M (7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已有研究,厘清内部控制影响审计费用的逻辑关系,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检验内部控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高管权力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①内部控制水平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高管权力与审计费用正相关;②高管权力对于审计费用的不利影响会被内部控制所抑制;③在不同盈利水平的企业中,内部控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有所差异。

    • 多元化经营、媒介功用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2014(4).

      摘要 (772) HTML (0) PDF 952.58 K (7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收集整理了中国资本市场2009—2011年上市公司的分部报告数据,区分行业与地区多元化,相关与非相关多元化,实证检验了多元化经营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相关行业多元化会损害会计信息质量,地区多元化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正相关。同时认识到多元化的经济和会计后果受到企业所处宏观治理环境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引入媒体这一外部治理要素,并发现良好媒介功用的发挥可以缓解多元化带来的会计信息质量下降问题,研究结论为监管者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

    • 创始高管团队薪酬激励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2014(4).

      摘要 (893) HTML (0) PDF 924.33 K (10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9—2012年的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创始高管团队不同薪酬激励形式对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创始高管团队的货币薪酬、在职消费程度均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存在一种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表明了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两面性影响。而创始高管团队的股权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这表明并不是股权薪酬越高,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这意味着提高股权薪酬会加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诱发行为。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动态管理研究——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2014(4).

      摘要 (742) HTML (0) PDF 988.95 K (10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地方政府债务的多年累积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根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产生机理及传导机制,文章以违约债务为基点,构建基于熵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指标体系。在量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比一般的线性预警方法更能有效而合理地反映债务风险规模,在理论上提供了一种新的债务风险控制思路。

    •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经营目标指数研究——基于沪市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2014(4).

      摘要 (585) HTML (0) PDF 750.44 K (12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目标是内部控制目标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该目标的实现程度决定着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水平。依据系统论、财务分析理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权重,采用评价指标无量纲化结果与其权重相乘再相加的方式建立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经营目标指数,并对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经营目标进行指数分析。

    • 中国式分权下的地方政府干预与控制权转移绩效

      2014(4).

      摘要 (717) HTML (0) PDF 885.08 K (19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6—200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控制权转移的135家目标上市公司为样本,尝试给出中国式分权环境下地方政府干预行为对控制权转移后企业绩效影响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与控制权转移前1年相比,控制权转移后目标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得分在3年内均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控制权转移当年的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度越高,控制权转移后3年内的绩效提升作用就越不明显。这说明,地方政府干预对企业变更控制权后的绩效提升起到了负面的抑制作用。因而,尽量降低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动机,是控制权转移市场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运行的空间经济学解析

      2014(4).

      摘要 (801) HTML (0) PDF 723.51 K (12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践表明,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土地政策无法因地制宜地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合理、有效调控的重要原因。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系统分析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运行的“规模报酬递增”与“区域非均质”特征,同时构建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土地政策空间调控模型,揭示土地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进而为不同区域内差异性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银行间市场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4(4).

      摘要 (706) HTML (0) PDF 550.63 K (10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Longstaff和Schwartz的公司债定价模型,从信用风险度量的角度对我国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股票市场波动率、无风险利率、利率期限结构的斜率等结构化模型变量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基于低频数据的流动性衡量指标在模型中不显著。引入宏观、发行主体和债券构成要素等因子后的回归结果表明:产出指标、债券评级与信用利差负相关;债券新增供给量、久期及发行主体的权益乘数与中期票据的信用利差正相关。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