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2016年《审计与经济研究》第1期封面与目录

      2016(1).

      摘要 (643) HTML (0) PDF 11.86 M (1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学习笔谈纪要

      2016(1).

      摘要 (747) HTML (0) PDF 2.46 M (18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5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以下简称《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这对于我国审计事业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为深入学习理解《框架意见》及《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推动审计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南京审计大学组织从事审计科研的学者,专题学习和研讨了上述两个重要文件,从“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国家审计“革命”、党政同步审计、审计制度创新、审计全覆盖、审计独立性、审计职业化、审计能力建设等角度进行了全面解读和阐释,为深刻理解并实施有关文件提供了理论支撑。

    • 论建立乡镇政府审计机关的必要性——基于审计需求和审计主体的理论框架

      2016(1).

      摘要 (695) HTML (0) PDF 1.13 M (1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资源为基础的委托代理关系、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环境不确定性,这些是主要的审计需求因素,独立性和审计成本是影响委托人构建或选择审计主体的主要因素。根据上述理论框架分析,乡镇政府各行政部门、乡镇直属事业单位、村居集体经济组织、乡镇集体经济企业、村居委员会这些组织对乡镇政府审计机关作为优先审计主体有着稳定和相当规模的需求,从独立性和成本效益原则两个视角,为了满足乡镇审计需求,组建乡镇政府审计机关是完全必要的。

    • 对外担保会影响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吗?

      2016(1).

      摘要 (751) HTML (0) PDF 1.74 M (12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7—2013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对外担保的情况,并分析了上市公司当年对外担保对其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对外担保的公司会被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且对外担保的规模越大,审计费用也越高;存在高风险担保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相对较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为国有时,其对外担保事项影响审计费用的程度较之非国有企业更大;东部沿海地区上市公司相对于其他地区上市公司,其对外担保事项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大。

    • 经济责任审计治理权力“期权化”研究

      2016(1).

      摘要 (716) HTML (0) PDF 1.27 M (16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以公共选择理论和博弈论作为权力“期权化”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权力“期权化”腐败查处率对社会公众的信号效应,指出公共权力是经济责任审计与权力“期权化”的契合点,进而提出通过由“事”到“人”、由“物”到“人”、由“人”到“事”的途径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在任、离任、任后经济责任审计,并公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以压缩权力“期权化”空间,使领导干部不愿、不敢和不能权力“期权化”,从而规范党政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发挥国家审计在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 会计师事务所特征与公司并购绩效反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16(1).

      摘要 (704) HTML (0) PDF 1.46 M (10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实证检验事务所多维特征视角下的并购绩效反应,结果发现:选聘匹配的事务所能够起到过滤并购风险以提升并购绩效的战略效能。在选聘标准方面,无论是本地并购还是异地并购,区位优势明显的本地事务所绩效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关联事务所尤其是目标企业关联事务所依靠信息距离、关系资源等优势改进服务效率;但事务所声誉并非绝对有效的选聘标准,企业更需关注其质控表现。

    • EVA考核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吗?——基于管理者风险特质及行业性质视角的研究

      2016(1).

      摘要 (846) HTML (0) PDF 1.50 M (11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是国资委引导企业转型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本文利用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EVA考核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管理者风险特质的调节作用和影响结果的行业差异。研究发现:EVA考核的实施能显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管理者风险特质对EVA考核与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水平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EVA考核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本文的研究深化和丰富了EVA考核的经济后果研究,为EVA考核的深入广泛推行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同时也给予EVA考核的差异化设计及有效实践一定的启示。

    • 环境成本视角下生态污染补偿标准确定的博弈机理研究

      2016(1).

      摘要 (451) HTML (0) PDF 1.58 M (21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通过建立生态保护的污染补偿机制解决此问题备受各方关注,其关键是补偿标准的确定和外部成本内部化机理的建立,既能使补偿各方顾及各方利益,又能体现补偿标准的公平和合理。本文以我国工业行业生态污染补偿标准确定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成本视角量化重污染行业和非重污染行业的补偿上下限,运用博弈逐步缩小区间,确定具体补偿标准。研究表明,博弈基础上达成的最终补偿标准能提升资源配置公平和效率,并进而推动生态污染补偿机制的市场化。

    • 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融资约束

      2016(1).

      摘要 (525) HTML (0) PDF 1.19 M (14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4—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并从产权性质分析了二者作用机制的差别。研究发现:首先,货币紧缩政策加剧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稳健的会计政策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其次,稳健的会计政策可以削弱货币紧缩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货币紧缩政策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更显著,会计稳健性对货币政策不利影响的缓解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也更加显著。

    • 供应商关系与企业现金持有——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16(1).

      摘要 (507) HTML (0) PDF 1.37 M (10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供应链竞争环境下,供应商—客户关系是把“双刃剑”,企业可以通过积极的理财政策加以应对。本文基于买方的视角,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了供应商关系对企业现金持有政策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随着供应商关系紧密程度的增加,企业将持有较多的现金,且主要基于关系承诺动机,而非预防动机。相比市场地位较高企业和政府控股企业,供应商关系更能激发市场地位较低企业和非政府控股企业的关系承诺动机进而使其持有更多的现金。

    • 中国生态文明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基于强可持续视角

      2016(1).

      摘要 (497) HTML (0) PDF 1.54 M (14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引入强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中国生态文明评价体系,采用改进后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方法刻画1997—2012年中国生态文明现状,总结其演进规律,并引入泰尔指数进行区域比较研究,揭示区域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显示:中国生态文明整体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东部生态文明整体水平最高,西部次之,东北、中部生态文明指数较低;中国生态文明泰尔指数呈连续上升趋势,说明各省生态文明差异在不断地扩大,而区域间差异是总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 京津冀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研究

      2016(1).

      摘要 (428) HTML (0) PDF 1.19 M (19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度了京津冀城市群10个城市2003—2013年的财政支出效率值,接着利用Malmquist指数对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动态研究,最后通过面板数据Tobit模型分析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的财政支出效率整体较高,其中北京市财政支出效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技术进步衰退是阻碍京津冀地区财政支出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出产生并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引进外资水平与财政支出效率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人均预算内财政收入、人口密度和受教育程度对财政支出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 风险投资参与是否影响企业纳税筹划的积极性?——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2016(1).

      摘要 (648) HTML (0) PDF 1.36 M (9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8—2011年中小板和创业板有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上市企业IPO当年及之后两年的数据为样本,对风险投资参与和公司纳税筹划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参与以及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高的企业,纳税筹划积极性更高,说明我国资本市场上风险投资具有的“有效监督说”假设并不成立;将风险投资机构成立时间、管理资本、已投资企业数、已完成IPO个数和IPO金额刻画为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基础上后发现,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抑制被投资上市公司税收筹划具有积极作用。

    • 银行高管薪酬具有风险敏感性吗?——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2016(1).

      摘要 (604) HTML (0) PDF 1.52 M (28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殊背景,运用2001—2012年间我国上市银行的数据,从银行风险承担角度检验了银行高管薪酬是否具有风险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与风险承担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即风险承担对银行高管薪酬具有约束作用,也意味着我国上市银行的高管薪酬具有风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显示:董事会会议次数和独立董事规模未能对高管薪酬风险敏感性产生显著性影响,而董事会规模与风险承担对高管薪酬的约束表现出显著的相互替代关系,但这种替代关系仅体现在非国有控股银行中;另外,相对于非国有控股银行,高管薪酬风险敏感性在国有控股银行中显得更加显著,表明国有控股银行更加注重银行经营风险的控制。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