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迫使资本主义体系演化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审计制度),用于维护资本积累的稳定性,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积累理论、产权理论、市场经济理论与国家理论,从维护资本积累稳定性的层面深化对审计制度功能的理论认识,探讨不同类别的审计制度(企业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维护资本积累稳定性层面所具有的一致性。其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完善现有关于审计制度的理论研究,并为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做出一定的努力。应用上述理论分析,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功能定位,为通过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审计制度安排,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一定的思路。
2018(1).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典型的中国式国家审计制度,它实质上是保证和监督干部履行以经济责任为基础的综合整治责任的一种特殊的干部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在价值目标、监督对象、审计信息披露、审计程序与方法技术、问责机制等诸多方面与一般的国家审计制度之间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在规范属性和内容上介于党内法规和法律规范两者之间。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采取“党政联合立法”模式影响了审计法律规范体系的统一性和国家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为依托,在国家审计法律制度之内做出正式制度安排,实现制度的整体协调,充分发挥监督效能。
2018(1).
摘要:以2009—2015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快报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对业绩快报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降低了业绩快报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业绩快报误差,且这种效应在非国有上市公司表现更显著。进一步地,对于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来说,发生业绩快报重大错报的概率较低,业绩快报误差也较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高的公司,业绩快报质量也相应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业绩快报质量,且基于业绩快报的角度为内部控制改善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证据。
2018(1).
摘要:以2013—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注册会计师忙碌程度对其审计判断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签字注册会计师越忙碌,越有可能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进一步考虑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人特征的研究表明,性别和年龄特征会显著影响注意力分散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转制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健全内部组织结构,对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规范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亦有着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2018(1).
摘要:使用2009—2013年我国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的视角实证检验了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的关系。通过对盈余管理类型及方向的细分,研究发现,在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两者关系的传导路径上,真实盈余管理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间接效应不显著。通过调增方向与调减方向的真实盈余管理,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分别呈显著负相关、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高管股权激励起到双向作用,并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定价产生了影响。另外,调减方向的两类盈余管理都与审计定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审计机构更加注重调减方向的盈余管理所带来的风险,从而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审计定价也随之提高。
2018(1).
摘要:借助理论模型将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及审计收费的影响纳入一个整合的分析框架,推导出影响转制效果的关键因素:除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增加程度以外,客户经营风险以及转制前审计质量水平也同样影响审计质量及审计收费的提高。基于2007—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在控制了客户经营风险之后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审计质量及审计收费的提升确实在初始审计质量较低的中小型事务所样本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事务所转制的过程中及完成后,更多的审计客户从中小型事务所转换为前十大事务所,且这种客户流动趋势在异常审计收费较高的样本中更加显著。
2018(1).
摘要:自2001年证监会针对上市公司提出关于独立董事数量的要求后,独立董事兼任现象逐步出现,上市公司间形成了越发紧密的网络形态。使用2003—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任职数据,构建了以上市公司为网络节点,以独立董事兼任为网络联结的董事网络,研究了上市公司在董事网络中的中心性、结构洞性、聚集性对其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以及外部信息资源质量对上述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中心性、结构洞性的提高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水平存在正向影响,聚集性的提高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水平存在负向影响,且上述影响均在外部信息资源质量较低时更为明显;除此之外,中心性、结构洞性、聚集性对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基于上市公司在董事网络中结构优化的视角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2018(1).
摘要:考察金融业上市公司采用大数据战略对公允价值分层计量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以2010—2015年披露公允价值分层计量信息的中国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面板数据随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金融行业,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公允价值信息价值相关性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公允价值分层计量资产与负债整体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公司采用大数据战略可以显著增强其资产公允价值第一、第二层次的价值相关性,效果随着计量层次由第一层次到第三层次而逐渐下降,对第三层次无显著影响;同时显著增强了其负债公允价值第一、第二层次的价值相关性,对第三层次无显著影响。
2018(1).
摘要:会计数据价值相关性中的尺度效应,由于会导致错误的统计推断,从而在会计实证研究中备受关注。对尺度效应减轻的方法——缩减法下不同缩减变量的含义进行了比较分析,应用中国资本市场数据,采用残差分析法对不同缩减变量在减轻尺度效应方面的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缩减法改变了变量的经济含义,无法真正反映会计数据的价值相关性;缩减法确实降低了大尺度部分的系数偏差及异方差,却增大了小尺度部分的系数偏差与异方差,未能真正减轻尺度效应;相较于其他缩减变量,股数作为缩减变量效果最好
2018(1).
摘要:国际贸易模式主要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在当前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贸易模式逐渐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化。利用1998—2015年SITC十类产品的进出口数据对台湾贸易产品的Lafay指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台湾对外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且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分别基于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生产效率和要素禀赋差异而发生。进一步构造基于RSCA指数和TC指数的贸易模式背离倾向指数(H指数)可以发现,台湾对外贸易整体上存在净出口能力水平大于比较优势水平的正背离倾向。
2018(1).
摘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市场化转型中,政府隐性信用担保的剥离使得该领域信贷市场供需平衡被打破,信贷融资困局逐步形成。在对传统信贷市场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通过描述融资平台“双羊群”与“顺周期”效应,刻画其信贷融资的行为特征,并采用计算实验方法对转型期复杂的信贷市场进行博弈仿真分析;构建并拓展商业银行与融资平台信贷融资博弈模型,重点模拟市场化转型情景下,政策因素变化引致信贷市场交易成本与担保收益因素相应变化从而对信贷融资困局造成的影响;结合博弈模型仿真的变量系数,得出通过创新银团贷款模式及引入贷款信用保险服务的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