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审计与经济研究》第6期封面与目录

      2023(6).

      摘要 (265) HTML (0) PDF 6.83 M (5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环境注意力与环境治理效率

      2023(6).

      摘要 (227) HTML (0) PDF 1.51 M (4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安排。以部分地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契机,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审计试点后,环境治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有效提高政府环境注意力强度和持续性,进而提升环境治理效率;分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因官员变更、任期、年龄、制度环境以及地理区位的差异,审计试点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了异质性影响;拓展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审计试点期间,试点城市官员晋升概率与环境治理效率提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更多表现为实职晋升。研究结论对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完善环境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与供应商和客户共享审计能提升审计质量吗?——基于横向和纵向共享程度的分析

      2023(6).

      摘要 (220) HTML (0) PDF 1.41 M (4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8—2018年全部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共享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与主要供应商或客户进行共享审计可以显著地提升审计质量。此外,在横向共享程度方面,共享审计的作用效果主要来自“共享师所”这一类型;当共享签字审计师的人数较多且共享合伙人与项目负责人时,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在纵向共享程度方面,相对于未进行共享审计的公司,与客户共享审计、与客户及供应商同时共享审计的公司,其审计质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然而,未发现与供应商进行共享审计时审计质量较高的证据,这说明共享审计提升审计质量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与下游企业共享实现的。研究结论从供应链视角为提升审计质量、企业与其供应商及客户合理选择审计师提供了政策建议。

    • 商业模式创新与审计收费——基于线上销售的视角

      2023(6).

      摘要 (182) HTML (0) PDF 1.82 M (4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考察企业线上销售这一商业模式创新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基于2009—2020年我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利用Python语言构建企业开展线上销售的度量指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开展线上销售会使得审计收费显著增加,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从机制检验结果来看,线上销售增加了审计风险,导致审计师采取更多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了审计收费。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四大”事务所、具有行业专长以及具有较高信息技术水平的审计师审计会削弱线上销售对审计收费的正向影响。总之,厘清了线上销售这一商业模式创新对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加深了关于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经营及审计行为影响的认识,同时也为推动审计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 员工满意度与内部控制质量——来自“中国年度最佳雇主”的经验证据

      2023(6).

      摘要 (196) HTML (0) PDF 1.32 M (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研究了员工满意度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较高的员工满意度能够显著提升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员工满意度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缓解委托代理冲突来实现,并且这一作用在不同法治环境、行业竞争和生产要素依赖程度的公司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经济后果分析表明,员工满意度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能够合理保证经营目标、报告可靠目标以及合法合规目标的实现。研究结论不仅为公司不断重视和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公司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 母公司超额委派董事对子公司投资效率的双刃效应研究

      2023(6).

      摘要 (98) HTML (0) PDF 1.26 M (3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子公司数据,探究母公司超额委派董事对子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母公司超额委派董事程度与子公司投资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子公司董事会规模较小、董事会互动强度较高以及子公司其他董事社会资本较低的样本中,母公司超额委派董事的治理效应更加显著;母公司超额委派董事通过监督效应、资源效应、信息沟通效应对子公司投资效率产生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股权属性、多个大股东会强化母公司超额委派董事的积极治理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超额委派董事在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为母子公司情境下提高子公司投资决策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与理论借鉴。

    • 客户稳定性与企业成本粘性

      2023(6).

      摘要 (182) HTML (0) PDF 1.23 M (4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供应商-客户关系为切入点,研究客户稳定性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发现客户稳定性可以显著提升上游供应商企业的成本粘性,这一结论在采用Heckman两阶段检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以及控制其他潜在影响因素等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研究发现,稳定客户通过改变上游企业的调整成本、提高管理层乐观预期而最终影响企业成本粘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区社会信任程度更高、客户关系更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大时,稳定客户带来的成本粘性提升效应更为明显。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客户稳定性导致的成本粘性对未来企业销售利润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供应商企业储备资源、为未来蓄力的重要表征,反映了供应商企业的战略性成本决策行为。

    • 国有股权参股能否助力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

      2023(6).

      摘要 (114) HTML (0) PDF 1.42 M (4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如何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以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研究视角,选取2009—2019年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关注国有股权参股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参股显著促进了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并且这一影响是通过打破融资渠道约束、制度体系约束和人才体系约束充分发挥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行业为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时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利于全面认识民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后果,为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经验证据。

    • 被并方CEO并购补偿:财富转移抑或薪酬契约完善?——基于并购溢价与并购绩效双重视角的实证研究

      2023(6).

      摘要 (96) HTML (0) PDF 1.35 M (3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9—2021年被并方为上市公司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购溢价与并购绩效双重视角系统地分析被并方CEO并购补偿的作用是代理问题加剧的财富转移还是代理问题缓解的薪酬契约完善。研究发现:当预期并购协同效应较低时,被并方CEO并购补偿与并购溢价显著正相关,更多地体现为薪酬契约完善;当预期并购协同效应较高时,被并方CEO并购补偿与并购溢价显著负相关,直接后果是压低了被并方的并购溢价,更多地体现为财富转移。薪酬契约完善假说与财富转移假说得以存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不同协同效应下被并方CEO留任的可能性存在显著差异,CEO留任在并购补偿对并购溢价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被并方CEO并购补偿对主并方短期并购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并购后商誉减值具有负向影响,说明从整个并购市场的角度来看,被并方CEO并购补偿是一种“顾全大局”的薪酬契约完善。

    • 金融科技能够提升实体企业产能利用率吗?

      2023(6).

      摘要 (121) HTML (0) PDF 1.46 M (4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与现有文献主要从宏观视角关注产能利用率的决定因素不同,从市场信息优势视角出发,考察金融科技能否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及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该结果经过内生性检验以及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可以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搜集能力,促使其更好地识别企业的生产情况,通过削减对产能利用率较低企业的银行贷款数量,以及提高对产能利用率较低企业的贷款价格,改善实体企业投资效率,提升产能利用率。研究结论从市场信息视角揭示了金融科技助力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对新发展阶段下提升产能利用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 税收征管数字化推动了资本深化吗?——基于金税三期准自然实验的分析

      2023(6).

      摘要 (115) HTML (0) PDF 1.23 M (3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资本深化是应对经济下行和人口挑战的必然趋势。因此,基于2008年至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金税三期在全国逐步推行为准自然实验,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资本劳动比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会通过治理效应增加了企业的外源融资,进而提升了企业资本劳动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税收征管弱地区企业以及税收转嫁能力强企业的资本劳动比更具提升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税收征管对企业资本劳动比、要素结构的影响机理,为税收征管数字化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效解释,丰富了税收征管数字化的经济后果,为推进税收数字化决策提供了理论借鉴。

    • 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

      2023(6).

      摘要 (198) HTML (0) PDF 1.36 M (3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03—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发挥了合谋同群效应,促进了企业金融化;机制检验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加快金融化同步性、加剧代理问题来促进企业金融化,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债权人监督削弱了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合谋同群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合谋同群效应在同行业势力强、非国有企业的样本中更为显著,且在促进企业金融化的同时更倾向于对投机性短期金融资产的配置。研究不仅为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合谋同群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政府引导企业“脱虚向实”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国有股东参股与民营企业扶贫行为

      2023(6).

      摘要 (85) HTML (0) PDF 1.36 M (3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2016—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出发,探讨国有股东参股是否可以有效激励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国有股东参股可以显著提高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意愿和力度,且国有股东持股比越高,这一效应会越为显著。第二,机制上,国有参股股东可通过为民营企业带来更多政策性资源(如政府补助、债务资源)的路径,改善民营企业的制度歧视地位。而作为回馈,民营企业会主动承担更多的扶贫义务。第三,当民营企业所在地政府扶贫压力越大或民营企业业绩越差、规模越小、越无政府背景,从而其主动引入国有股东的意愿相对越为强烈时,或者引入国有参股股东前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高时,国有股东参股提升民营企业扶贫积极性的效果会越为显著。第四,经济后果上,参与扶贫可以显著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绩效。

    • 《审计与经济研究》2023年总目次

      2023(6).

      摘要 (132) HTML (0) PDF 369.82 K (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