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审计与经济研究》第4期封面与目录
    2024(4).
    [摘要](159) [HTML](0) [PDF 7.81 M](709)
    摘要:
    2  治理抑或挤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降污效用
    陈骏 马轶群 崔沛芝
    2024(4).
    [摘要](119) [HTML](0) [PDF 1.48 M](664)
    摘要: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对降低当地环境污染有重要作用,但其降污作用是来自审计产生的治理效应?还是对当地污染的挤出效应?在全面推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之际,不同答案对于如何更有效开展审计工作有重要影响。通过手工整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等实证方法,深入探讨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降污作用的问题后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能够降低当地环境污染,其降污作用并非来自审计驱动的挤出效应,而是审计产生的治理效应,这一观点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治理效应具有一定的衰减性,审计驱动污染挤出效应尽管不显著,但仍值得警惕。源于审计监督的溢出效应,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还会降低周边地区污染。因此,提出构建符合地方特点、基于污染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审计预期,降低转移污染的机会主义行为等建议。
    3  国家审计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
    陈军梅,仇娟东,雷春雨
    2024(4).
    [摘要](74) [HTML](0) [PDF 1.27 M](630)
    摘要:
    采用2008—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国家审计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可以促使银行提供更为宽松的信贷,且这种效应具有延续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违规行为、加快经济增长三条渠道促进银行扩充信贷。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审计对内部治理较好、东部地区、外部法律环境较好的银行信贷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社会审计增强了国家审计对银行信贷的促进作用,媒体监督削弱了国家审计的促进效应,而公众监督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国家审计推动了银行信贷投放,但对贷款集中度产生了抑制作用,且相较于商业贷款和非农户贷款,国家审计提升了消费贷款和农户贷款,国家审计与银行信贷的关系在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同时提升了银行财务业绩,说明国家审计可以助推银行信贷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4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环保回应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梁毕明,郭振雄,刘爱光
    2024(4).
    [摘要](72) [HTML](0) [PDF 1.11 M](584)
    摘要:
    以2014—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资源型和重污染型企业作为实验组,其他类型企业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考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常态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促进资源型和重污染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常态化能够增强政府环境监管力度和提高企业绿色治理绩效,通过这两类环保回应行为可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较大和受政府干预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且绿色投资者能够强化这种作用。
    5  共享审计师合作关系网络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廖义刚a b,魏雪聪a,叶承辉a
    2024(4).
    [摘要](83) [HTML](0) [PDF 1.33 M](650)
    摘要:
    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并检验样本公司与同行其他公司共享审计师合作关系网络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与同行共享审计师合作关系网络的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更高。当审计师合作关系网络具有行业专长、审计师处于网络核心位置、网络内同行审计师之间距离更近时,共享审计师合作关系网络对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作用更强;此外,这一效应还受到事务所规模以及事务所转制等因素的影响。检验还发现,与同行公司共享审计师合作关系网络能够促进审计效率的提升,且不会造成客户信息的泄露。上述研究结论证实了与同行公司共享审计师合作关系网络会对会计信息可比性产生积极影响,拓展了审计团队领域以及事务所治理的相关研究文献,对保障和提升审计师的执业质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6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开设分所与审计质量
    高雅萍a,周泽将b
    2024(4).
    [摘要](119) [HTML](0) [PDF 1.21 M](615)
    摘要: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开设分所对中国审计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值得关注。基于此,以2008—2021年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开设分所对审计质量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开设分所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区分事务所类型和分析师关注度发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开设分所对审计质量的促进作用在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和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开设分所提高了审计效率,降低了审计定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开设分所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入中国审计市场的积极效应提供了经验数据支持,为优化和完善中国审计市场提供了理论参考。
    7  与客户共享审计能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吗?
    李旭思 马晨 张睿
    2024(4).
    [摘要](107) [HTML](0) [PDF 1.26 M](579)
    摘要:
    优化信息环境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基于共享审计视角,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与客户共享审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客户共享审计能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优化企业信息环境和降低供求协调成本是其作用路径。横截面分析发现,共享审计对投资效率的积极影响在市场竞争激烈、客户集中度较高以及供应链关联度较弱时更显著。此外,获取续聘机会是共享审计师充当信息中介的动因,共享审计在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同时能促进客户价值提升。该结论丰富了共享审计赋能供应链治理的研究,也为供应商改善投资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8  事务所规模与年报会计政策“类准则”披露——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
    刘浩a,李雪婷b
    2024(4).
    [摘要](42) [HTML](0) [PDF 1.44 M](613)
    摘要:
    通过计算上市公司年报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讨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是否为影响上市公司会计政策披露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1)由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年报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较低,会提供更多公司会计政策的个性化信息。(2)在上市公司风险增强和会计准则重大变化的两大类场景中,事务所规模与年报会计政策披露“类准则”程度之间的关系都得到增强,说明事务所的风险压力和事务所能力是重要的机制路径。(3)由同一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更一致,具有同所效应。(4)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检验发现,若变更后的事务所规模更大,则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会降低;若变更后的事务所规模更小,则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会提高。
    9  ESG信息披露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吗?——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财务作用
    李泽浩,杨振,陈传龙
    2024(4).
    [摘要](195) [HTML](0) [PDF 1.47 M](675)
    摘要:
    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商道融绿首次公布上市公司ESG评级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ESG信息披露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ESG信息披露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且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抑制企业短视、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环境不确定性是ESG信息披露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有效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ESG信息披露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数字化水平企业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在实践层面为构建与完善企业可持续发展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促使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  客户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协同治理还是嬗变失配
    王娇,王凡林
    2024(4).
    [摘要](63) [HTML](0) [PDF 1.58 M](606)
    摘要:
    将客户数字化转型行为决策纳入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框架中,利用2007—2019年中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数据,检验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正向溢出主要表现为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该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协同和高管治理是客户数字化转型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两个作用渠道,从而证实数字溢出存在协同治理效果。此外,当客企关系性质良好、客企数字差距较大、企业融资约束较高时,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改善效果更好。研究结论不仅肯定了客户数字化转型引致的数字溢出能够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为缓解企业间供需矛盾提供了解决思路;而且发现并验证了供应链数字溢出的协同治理效果,加深了各界对供应链数字溢出的学术认知,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1  模糊性态度对商业重疾险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
    李天一,刘璐,王正位,沈鹏
    2024(4).
    [摘要](66) [HTML](0) [PDF 1.78 M](593)
    摘要:
    大量理论研究表明模糊性态度是影响家庭金融决策的重要因素,但相关实证研究尚不充分。通过与国内某头部保险科技平台合作开展问卷调查,测量个体的模糊性态度,并追踪其重疾险购买决策,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个体模糊性厌恶程度与购买重疾险的概率呈正相关关系。平均而言,模糊性厌恶每增加一个标准差,重疾险购买概率提高0.61个百分点。这一结果在控制了风险态度和其他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后依然稳健。第二,探究了个体信任水平的异质性影响,发现在缺乏信任的个体中,模糊厌恶程度与重疾险购买概率之间的正向关系会被减弱。第三,模糊性态度对重疾险购买决策的影响在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中更为显著。研究实证检验了模糊性态度与重疾险购买决策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与信任的相互作用,为理解模糊性态度对家庭金融决策的影响以及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12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否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张志红,王露露,宋艺
    2024(4).
    [摘要](63) [HTML](0) [PDF 1.72 M](598)
    摘要:
    绿色发展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的工业企业为样本,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为切入点,探究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要通过资源集聚效应(聚集资金与人力资源)与效率改善效应(提高管理效率与资本配置效率)两条路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属于自愿披露与重污染行业、企业信息环境较好、产权性质为国有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较为激烈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明显。研究丰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并为政策制定者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企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3  碳市场建立对非控排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江新峰,马榕
    2024(4).
    [摘要](56) [HTML](0) [PDF 1.87 M](601)
    摘要:
    以尚未纳入碳交易体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溢出效应框架分析碳市场建立对非控排企业环保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被纳入碳市场交易促进了非控排供应商企业的绿色创新。其作用机制在于,碳交易下的控排企业绿色创新具有基于生产网络的压力效应和动力效应,能够激发关联非控排企业的绿色创新意愿,并助推其绿色创新能力提升。这一溢出效应有助于实现非控排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且该过程具有方向性,碳市场建立并不存在基于生产网络“自上而下”的治理效果外溢,相关影响在非控排企业客户集中度较高、绿色创新基础较好及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更加明显。此外,碳市场建立的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对于推动非控排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论为高效发挥碳市场绿色治理效果、深化环保改革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管理启示。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