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 微信公众平台

    全选
    显示方式: |
    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
    • 新时代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实践进路

      徐玉德, 李艺玮, 崔菁颖

      2025,40(4):1-10, DOI:

      摘要:

      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审计学科高质量发展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国审计走向世界前沿的历史机遇。新时代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不仅为优化全球审计知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还为审计学科创新建设、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撑,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加快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要把深刻理解科学内涵、紧密围绕目标任务、切实体现本质特征作为根本遵循,形成以审计学科体系建设为根本依托,以审计学术体系建设为核心任务,以审计话语体系建设为关键突破的内容框架,通过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协同联动为抓手、以中国实践为中心的“三为一体”发展路径,更好地实现审计知识创新,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审计贡献。

    • 人工智能审计的理论内涵、问责边界与框架构建——基于负责任创新视角

      崔永梅, 杨婷羽, 应文池, 曹润泽

      2025,40(4):11-22, DOI:

      摘要: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风险,而人工智能审计(AI审计)作为一种新兴审计范式,能够推动AI负责任创新。遵循AI审计“是什么”“审什么”“怎么审”的逻辑思路,在明确AI审计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索AI审计的问责边界,梳理审计主体、原则和实施路径,从而构建AI审计框架。研究发现,第一,AI审计意味着“审AI”,是对AI负责任创新的问责机制;第二,AI审计聚焦AI的可负责性和可审计性,明确AI创新链各环节的审计风险和问责边界,形成以AI模型为核心,向内拓展至数据、算法,向外拓展至产品和生态系统的审计范围;第三,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与国家审计各自发挥独特的作用,在技术可靠、安全合规和伦理道德目标下,贯穿审计计划、实施到完成的全过程。通过结合AI负责任创新视角与审计问责机制,构建一个本土化、时代性的AI审计框架,推动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审计理论
    • 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逻辑与关键环节——基于我国公办高校资金项目及其经济活动本质内涵的研究

      魏明海1,张芮杳1,姚俊生2

      2025,40(4):23-30, DOI:

      摘要:

      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公办高校经济活动具有经费增长快、公共资金体量大,项目类别多、管理跨度大,闭环管理较弱、风险隐患较多,行业相对封闭、外部监督难度较大等特点,结合高校的时代使命和主要功能,重点揭示了与高校事业发展相关的资金项目及其经济活动的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从分析高校资金项目及其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到评价高校履行经济责任的“五性”以及从对高校履行经济责任的“五性”评价到对其主要领导人员应承担经济责任的界定两个层次,深化了对高校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理论逻辑的认识。同时,进一步识别出高校主要领导人员日常管理中落实制度规范建设责任、集体决策责任、分工负责与统筹管理责任、民主管理责任和全过程闭环管理责任以及针对审计整改要求落实持续规范治理责任等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环节及其突出问题。

    • 不确定性感知视角下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研究——基于MD&A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

      王海兵, 姜天水, 张思刚

      2025,40(4):31-42, DOI:

      摘要:

      在经济政策不确定的大环境下,不同企业对不确定性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化的感知是否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不确定性感知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不确定性感知会加剧审计意见购买行为,且企业不确定性感知越强,越会通过续聘审计师的方式进行审计意见购买。机制检验发现,企业不确定性感知通过发挥压力驱动效应和信息遮掩效应,从而加剧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高管稳定性较差、有女性高管、互动性信息披露质量较低、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的企业中,不确定性感知更会加剧审计意见购买。拓展性分析发现,在大所变更为小所、审计师任期较长的企业中,不确定性感知加剧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效应更为突出。所得结论从不确定性感知视角丰富了审计意见购买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优化经济政策制定、加强审计质量监管和改善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 数据资产信息披露会影响审计师选择吗?

      刘道钦1, 陈志斌1, 黄冠华2

      2025,40(4):42-51, DOI:

      摘要:

      数据资产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然而其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引发的复杂问题提高了对审计服务的要求。通过探讨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提高了企业聘请高质量审计师的概率。机制检验表明,第一类代理成本、第二类代理成本和媒体关注发挥了中介作用,支持了代理动机和信号传递动机,但保险动机未得到支持。异质性检验显示,当处于数据密集型、非传统制造等行业或者会计师事务所发生变更、任期短、行业专长低时,企业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更高。此外,高质量审计师会更频繁地在关键审计事项中关注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情况,并强化数据资产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正向关系。

    • 生态环保审计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治理效能研究——基于执法威慑、政策引导与公众监督的视角

      卫铭a, b

      2025,40(4):52-60, DOI: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地区面临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压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提升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基于2011—2022年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生态环保审计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生态环保审计对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生态环保审计通过增强环保执法强度、增加绿色环保补助、提高环境治理动机,进而提升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随着地区绿色创新水平与人工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生态环保审计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进一步分析发现,生态环保审计在社会审计力量较强、地方环境规制强度大以及公众环境关注度高的地区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更强。此外,科技金融试点政策与生态环保审计对提升地区新质生产力发挥了协同效应。研究结论对提升生态环保审计的实施效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财务与会计
    • “耐心资本”何以助推国企聚焦主业?——基于“国家队”持股的研究

      杨兴全,刘颍

      2025,40(4):61-73, DOI:

      摘要:

      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探究作为“耐心资本”重要形式的“国家队”持股对国企聚焦主业的内在机理及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意义。基于2015—2023年沪深A股国有企业样本,探讨“国家队”持股对国企聚焦主业的影响,发现“国家队”持股对国企聚焦主业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且这一影响在商业类国企、中央企业、高管晋升预期较高以及股权制衡度较低的情境下表现得更为突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国家队”持股能够通过发挥减负优化效应与治理优化效应,进而促进国企聚焦主业。细分持股类型研究发现,证金公司、汇金公司和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持股在不同程度上能够促进国企聚焦主业。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显示,“国家队”持股通过助推国企聚焦主业能够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价值增长。研究结论为理解“国家队”这一重要“耐心资本”提供了崭新视野,对推进国有资本战略调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 投服中心持股行权能提升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吗?

      武恒光,刘洁,高晓宇,高春燕

      2025,40(4):74-83, DOI:

      摘要:

      投服中心作为“监管型”小股东,通过行权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手工搜集投服中心行权相关数据,采用OL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投服中心行权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投服中心行权能够提升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机制分析发现,投服中心行权通过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两条路径提升内部控制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维权诉讼、网上行权和发送股东建议函三种行权方式会显著提升被行权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行权内容涉及控制环境问询和信息与沟通问询能够显著提升被行权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行权效果在信息透明度较差、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对进一步优化投服中心行权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与业绩操纵

      高明华,李扬

      2025,40(4):84-93, DOI:

      摘要:

      供应链信息披露和业绩操纵问题关系着我国供应链的安全运行和企业的平稳发展。以2015—2022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如何影响业绩操纵。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提升能够抑制业绩操纵;机制检验发现,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通过提高客户稳定性、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外部交易成本,进而抑制了业绩操纵;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企业供应链依赖程度较低、信息披露水平较高、市场竞争环境较弱或外部监督环境较差时,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对业绩操纵的治理效应更显著;相较于客户透明度,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商透明度对业绩操纵产生了更加显著的抑制作用;相较于负向业绩操纵,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对正向业绩操纵产生了更加显著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和监管部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维护资本市场公正透明秩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经济与管理
    • 以“数”求“信”:数据资产信息披露与商业信用融资

      张娆,张雅婷

      2025,40(4):94-103, DOI:

      摘要:

      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不断推进,数据资产逐渐成为新兴战略资产,对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选取200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资产信息披露能够显著促进商业信用融资。机制检验表明,数据资产信息披露能够发挥信息增量效应、风险降低效应及市场优势效应,进而对商业信用融资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以及处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中,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对商业信用融资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为挖掘数据资产价值、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 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欧进锋1,叶祥松2

      2025,40(4):104-115, DOI:

      摘要:

      从产业链技术层、应用层和平台层三个维度,分类整理我国2010—2022年间共计93.95万条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据,以此构建核心解释变量,实证检验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技术层和平台层变量的系数显著为正,而应用层变量的系数不显著。异质性检验表明,制造业高端化和智能化分维度下人工智能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而绿色化分维度下人工智能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作用机制分析显示,人工智能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人力资本高级化和消费需求升级的传导机制不显著。据此,从加强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的渗透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区域协同、推动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发展、发挥劳动生产率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 全球视角下中国保障粮食安全政策的经济与福利效应——以大豆产能提升工程为例

      邝艳湘1,向洪金2

      2025,40(4):116-127, DOI:

      摘要: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首先构建开放经济下的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从行业层面深入揭示补贴政策经济与福利影响的内在机理;然后利用2021年全球大豆生产、贸易与消费等数据,从短期与长期两种场景模拟分析中国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相关经济体大豆产量、价格、贸易、生产者与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净福利的影响大小。模拟结果表明,生产者补贴政策对我国大豆具有进口替代效应与产能提升效应,而且长期效应要大于短期效应,将有效降低我国大豆的对外依赖度,提高大豆的自给率与供给安全性,但不会改变全球大豆生产与贸易的基本格局;补贴政策不仅可以增加我国大豆生产者与消费者福利,而且可以增加我国以及全球社会净福利。研究为我国粮食供给安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可能的决策依据。

    全选
    显示方式: |
    全选
    显示方式: |
期刊介绍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审计大学

主编: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雨山西路86号

邮政编码:211815

电话:025-86585167

邮箱:sjyjjyj@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17/F

快速检索
按检索
检索词